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二、護膚潛力品類的數據研究

護膚品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紅海,因為它的市場規模以及操作運營的相對簡單,所以,不少企業品牌還是願意從護膚領域開始切入行業。

而在這個紅海中,東耳數據結合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市場空白,認為防曬、抗衰以及舒敏三個子品類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舒敏產品與藥妝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國家食藥監局明文禁止“藥妝”,因此,本文只著重分析防曬和抗衰老兩個品類。

(一)防曬品類

防曬產品不是一個新的品類,但隨著環境汙染、外出旅遊度假的增加,以及對防曬概念理解的成熟,防曬產品發展也十分迅速。2018年度,防曬品類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02.39億元,近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而未來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3%~15%之間的增速。

圖表1:2018年中國防曬品類各品項的佔比數據(單位:億元)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從圖表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於防曬產品的認知和購買的現狀,為市場留出一個機會。國際防曬產品的銷售,隨著市場的培育成熟,防止曬傷的產品比重會不斷下降,而曬後修復產品的比重將會上升。歐美髮達市場的曬後修復平均佔比接近20%,而英國、美國等國家的曬後修復比重達到了30%以上。

這對中國的防曬品類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機會。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其次,東耳數據在實地考察和目測調查中,發現,消費者購買防曬產品的首選渠道不是超市,也不是CS專營店,而是百貨商店,其次是線上。這說明,對於大面積塗抹於身體的防曬產品,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品質以及口碑。

圖表2:防曬品牌消費者提及率TOP10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東耳數說:2018年中國護膚品類發展趨勢分析③

從品牌結構來看,跨國品牌尤其是資生堂,在防曬品類的領導地位十分明顯。美膚寶成為民族品牌的唯一代言人,但自2016年以來,隨著SPF50+++的標準出臺,市場也許將會有新的機會提供給百雀羚、珀萊雅等之前試水防曬品類的品牌和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