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农民需要经济师: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系列:

​(一)农村、农业、农民在全民创业时代的经济表现

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就可以经常性看到生产劳动工具、骡子、耕牛等在农村和农民中的重要地位和财富价值,特别是主人公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为了拉砖买骡子的那一段描写、以及骡子买来后准备干活时在临时居住的地方:把骡子和架子车安排在窑洞的后面,自己睡在窑洞口给骡子“放哨”!

《平凡的世界》节选:

到山西后,常有林从家里拿出四百元钱,引着少安到柳林镇用九百九十元钱买了一头三岁口的铁青骡子……从山西返回来的时候,少安就不用坐公共汽车了。他在骡子背上搭了一条线口袋,骑着这头牲畜往回走。这头骡子体魄雄壮,口青力大,毛色光亮如绸缎,一路上到处被人夸赞。快过黄河时,有人就出价一千一百元要买它。但再大价少安现在也不会卖。

外面看起来破烂不堪,里面还是个窑洞的样子,而且很干燥。刚从湿淋淋的雨中走进来,这破窑里有一种暖烘烘的气息。少安忍不住高兴起来。

他钻出破窑洞,立刻把铁青骡子在车上卸下来,先把它拉进了窑洞。牲口是他的命根子,不敢再让雨淋了;万一这牲口有个三长两短,他孙少安就得去上吊!

接着,他从窑洞口开始,两只手在蒿草丛中拨开了一条通向外面的路。堵在窑口的那堆塌下来的土,并不妨碍人畜进出,他也就不准备再清理了。

把架子车推进窑洞后,他把一个装过化肥的口袋铺在后窑掌的地上,倒下一堆黑豆先让骡子吃,他开始在窑洞出口的土墙一侧,为自己弄了个床铺;骡子在里他在外。晚上可以给牲口充当个“哨兵”。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地在中国的地位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曾经农村农民的真正神器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同犁、耧、架子车、牛构成了农业的天地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曾经是农业社会的奔驰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锄头:农民精耕细作的必备神器

​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撅头: 已经快把自己整成了历史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打铁房: 农业社会自成体系的基本

农村农民近五十年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贬值(006)

牛套:已经把自己整成了历史展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