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與家人相處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六十年代,有媒婆牽線然後走到了一起。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婚姻也沒有那麼多規矩。

我爸用了一輛自行車,幾床被子就把我媽娶回了家。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我爸是一個主外的人,負責賺錢,我媽就負責顧家。

但是在我上初一那年,天有不測風雲,我爸開車幹活的時候剎車失靈,衝出了路崖,右腿粉碎性骨折。

自此全家的重擔都抗在了我媽的身上,雖然後來逐漸的康復了,但是卻無法乾重活,在我們那幹不了重活,就意味著賺不到錢的。

於是我媽就特別節儉,剩飯剩菜都不捨得扔。

而我的消費觀剛好與我媽相反,畢業之後在家呆的時間長了我就特別的不適應。

總覺得吃剩飯剩菜對身體不好,所以總是和她爭吵。

有的時候過夜菜我就偷偷倒掉,結果被她知道了還得吵架。

後來我就長經驗了,既然無法改變她的想法,那就做飯少做點,再多吃點;

這樣就不會有剩菜了,我也不用天天擔心她吃剩菜對身體不好。

我們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和諧的相處模式。

於是我就總結了一點,親人之間最佳的相處模式,其實就是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距離產生美;與家人相處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西方有一則關於刺蝟的寓言:

冬天裡,天氣寒冷,兩隻刺蝟想要相依取暖;

如果他們距離太近,會將彼此扎的鮮血淋漓;

如果距離太遠,又無法相互取暖。

所以他們必須調整自己的位置,既能保護對方,又能給與彼此溫暖。

而親人的交往中也是如此,不能太遠,會產生疏離;

也不能太近,會傷害對方。


距離產生美;與家人相處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我們每個人都是隻能做好自己,也只能改變自己,而不能干涉他人,強求他人。

在家人的相處中,最重要的其實是貢獻 ,對他人的貢獻;

而不是索取,更不是讓對方必須按照你的思想來。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

離得太近,會讓人感到窒息;

走的遠一點,才能看到沿途的風景。


距離產生美;與家人相處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之前看過一個記錄電影《四個春天》,講述了導演父母的日常生活,很普通但是卻讓人感動。

父母兩人,經常會沿著河岸一起慢慢行走;

一起在天台擺弄修剪花草;

在房間裡,父親會自己拉二胡,母親自個跳舞。

更多的時候,他們都是各忙各的,偶爾相視一笑,偶爾互相幫忙。

你看著我,我陪著你,簡單而美好。

話語不多,卻歲月靜好。

這和諧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兩人保持了適當的“距離”;

我不要求你看我跳舞,你也別要求我聽你唱歌;

我們彼此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

當然,偶爾兩人也必須一起做同樣的事情,來保持適當的黏性。

比如一起漫步,比如一起澆花!


距離產生美;與家人相處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認知突圍》中一段話

“關心和打擾是一對好兄弟,只是後者看上去更加不禮貌而已。但很多時候,他們沒有太大的區別!”

適當的關心,可以給人溫暖;

但過度的關心,就是打擾;

而超額的關心,會令人厭煩。

親人之間的過度關心,並不是親上加親,更多的時候反而會引發矛盾。

所以,親人相處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給彼此以關心,不強求,不強制,才能獲得更長久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