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完同治朝


一分钟看完同治朝


同治元年(1862年)

英、法、美、俄等国驻华公使根据《北京条约》规定,相继入驻北京,在东交民巷一带设立第一批公使馆。

同治二年(1863年)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同治三年(1864年)

1864年《中俄勘分界约记》,沙俄霸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

同治四年(1865年)

1865年9月20日曾国藩、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同治五年(1866年)

港币开始被使用

同治六年(1867年)

同治六年二月,美船罗佛号舰长等人在台湾南部琅(王乔)(今恒春)登陆,被当地高山族群众杀死十三人,只逃走一名中国水手。三月,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率军舰前来报复,被击退。五月初,美国又派军舰两艘进攻台湾。十八日,美海军陆战队一百八十多人在琅(王乔)登陆,进行偷袭,当地高山族人民利用地形熟悉等有利条件袭击美军,打死其领队军官,将其驱逐到海边。美军侵台失败。

同治七年(1868年)

中美签订《中美续增条约》条约内容,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②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这一规定为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和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提供了法律根据。③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同治八年(1869年)

太监安得海离京乘船南下,沿途招摇过市,至泰安被丁宝桢派人拘捕,随即解押济南,于12日处决。随行者中有13人被同时处决,8人发配黑龙江为奴。

同治九年(1870年)

7月13日至19日——1870年特大洪水: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

同治十年(1871年)

《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签订。《通商章程》共33款,作为中日平等贸易的法理依据。其中第1款规定,中国对日本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上海、镇江、宁波、九江、汉口、天津、牛庄、芝罘、广州、汕头、琼州、福州、厦门、台湾、淡水等15个沿海沿江口岸,日本对中国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横滨、箱馆、大阪、神户、新漹、夷港、长崎、筑地等8个沿海口岸,从而废止了德川幕府时期的锁国政策,打开了中日贸易全面发展的大门。

同治十一年

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出洋。

同治十二年

1873创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同治十三年

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同治帝病逝,醇亲王奕譞之子,4岁的载湉即位,即为光绪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