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資5億的“招商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從事招商引資工作13年,足跡踏遍全國各地,拜訪企業千餘家,洽談項目300餘個,成功引進遼寧尼爾科達、遼寧恆達合金等9個項目,實現項目落地資金達5億元。從招商新人到洽談強手,從敲門招商到網絡“雲”招商,從單點對接到多線發力,鐵嶺縣腰堡鎮副鎮長王卓憑著敢搶敢拼敢闖敢幹的韌勁、鑽勁,以勤奮和智慧,連續4年獲得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為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的佼佼者。

引資5億的“招商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挨個企業敲門“掛圖作戰”

“2001年,我到腰堡鎮參加工作,2003年腰堡鎮的招商引資工作才剛起步,當時信息交流手段也不發達,鎮裡的領導出門招商談來一個項目都是下了很大功夫,費了很大力氣,但企業落戶投產了,見著效益了,那是真高興啊,有稅收機關幹部的工資就有了保障。”王卓回憶,那幾年工作中,他時常有意瞭解一些招商引資工作,一來二去,越來越有興趣,2006年12月開始,他成為了腰堡鎮專業招商隊伍的一員。

“2006年到2012年,是腰堡鎮招商引資工作的第一個階段,當時以上門招商為主,那時候我幾乎天天跑瀋陽,挨個企業去敲門,要是在哪家企業見到大老闆,就像抓著寶一樣,能高興好幾天。”王卓說。

開始的兩年,王卓每天開車往返於鐵嶺和瀋陽之間,每天、每週、每月的計劃表都要提前做好,他還自己製作了瀋陽企業地圖,“掛圖作戰”從那時候就開始了。“瀋陽的企業沒有我不知道的,因為我都去過。”後來實在跑不起了,王卓就在瀋陽租了房,一租就是4年。說起招來的第一家企業的經歷王卓至今歷歷在目。“那時候凡河新區正在建設中,遼寧恆達合金老總吳吉雲正在瀋陽選地建廠,我得到這個信息後就上門找他,當時我沒帶他去看企業用地,而是直接開車把他拉到了正在建設當中的淺水灣小區,吳總和他老伴當時就被新區的環境和小區吸引了,定了兩套洋房,隨後把瀋陽的地塊退了到鐵嶺投資5000萬元建的新廠。”

引資5億的“招商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招商人就得敢搶敢拼敢闖敢幹

“這幾年,鐵嶺縣樹立‘項目為王’工作理念,而且總結了一套特有的招商體系和方法,這些成績得益於縣主要領導的頂層設計,更得益於招商人的實幹擔當,只要有苗頭,我們就敢搶敢拼敢闖敢幹,否則項目是不會自己跑來的。”初接觸王卓的人都會覺得他豪爽、粗線條,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膽大心細、思維活躍、縝密細緻、識人認人才是他在招商工作有所建樹的主要因素。

王卓介紹,2012年以後,隨著中德電纜的落戶,鐵嶺縣開始了以商招商的時代。“我是中德電纜的企業秘書,那段時間我直接把辦公桌搬到企業,天天與負責人交流,他們員工孩子上學、住宿、吃飯所有問題我都幫著解決,只要有事我就上前,我用真心對待這些外鄉人,他們才會把咱們當成自家人,有好事才會想著我們。”隨後的幾年,在中德電纜的引薦下,長飛光纖、白雪電器等7個以商招商企業相繼落戶鐵嶺縣,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質的飛躍。

王卓說,外出招商中,只要是合適的場合,他都講招商的事情,儘可能拓展、收集招商信息渠道。“現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只有主動出擊,主動求變,廣撒網,搶抓機遇,與企業負責人講優勢、話條件,與其他地域招商人員拼戰略,拼服務,才能多點開花,才能力爭讓優質項目在我們這落戶。”

提升能力水平 做“大招商、大服務”的專業招商人

王卓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張2018年他在深圳華為大學參加培訓時的合影照片。這些年王卓每年都會自費參加一些培訓學習,提升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會結識一些“大咖”級人物,為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打基礎。“招商過程實際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招商面對的都是企業老闆、行業高精尖人才,如果我講的東西沒有體系架構,沒跟上時代發展步伐,他們不會聽你講,投資就更別提了。”王卓說,“我家裡收藏了包括招商禮儀、提升溝通能力等方面,很多與招商引資相關的書籍,現在我還在手機上下載了很多相關軟件,稅法、金融、股票、產業結構等等我都會研究,深入琢磨上下游企業鏈條發展如何。”

王卓的大女兒今年讀初三,小女兩歲了,愛人在金融行業工作,“我們倆都很忙,孩子也必須照顧好,這個歲數就是奮鬥的好時候,工作踏踏實實的幹,日子穩穩當當的過,挺好。”王卓說,由他帶頭組建的全市第一家村級招商引資服務中心3月中旬已在腰堡鎮石山子村成立了,今年腰堡鎮要全力開展“大招商、大服務”工作理念,爭取實現更大突破。

招商引資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要想發展就離不開招商引資,而招商人員是招商引資的“先導軍”。新時代,新鐵嶺,需要敢搶敢拼敢闖敢幹的新時代招商人。那些主動作為、主動出擊、主動求變,一切圍繞項目,一切為了項目,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道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專業招商人才,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