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導讀

自古以來,中國似乎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開始不斷地登上職場的舞臺,她們企圖在家庭之外的領域獲得成就感。

但這個時候,總是爭議聲四起。女人拼事業,怎麼就這麼難?

01 一味被要求平衡事業和家庭,成了不少女人的隱痛

“請問你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當這個帶著偏見的問題,問向女企業家張泉靈的時候,她先是兩次強調“我很討厭這個問題”,接著告訴記者“我有平衡”。

但“我們這個社會多元了之後,其實不應該有這麼多的角色偏見”,“不需要給女企業家去增添這個的壓力,她們不需要去承受這樣的壓力。”

張泉靈的回答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一大批職場女性拍手叫好,她們紛紛表示張泉靈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評論區數千名女性的留言,都在敘說自己在平衡事業和家庭時的種種不易。

這個問題像根刺一樣,一下碰觸到職場女性們不為人知的隱痛。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樣的問題,姚晨、莫文蔚等藝人也被問到過。在知乎,演員萬茜也悄悄發問:

“請問作為職業女性,我們應該怎樣來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好奇職業男性會不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女人到底該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男人們需要平衡事業和家庭嗎?

02 帶著性別偏見去認識一個人職業,是最大的不公平

蜜芽寶貝的創始人劉楠在《奇葩說》分享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次她去參加某個論壇,跟五個男性CEO在一個臺上。

主持人問五個男性的問題都是“怎麼做用戶增長”、“怎麼做利潤”。

可到了劉楠時,主持人卻問道:“請問你是怎麼平衡工作與生活的?”

《奇葩說》的觀眾聽完一陣鬨笑。

發笑之餘,人們又陷入惆悵。

顏寧,中國傑出的科學家。她說,她最不喜歡別人定義她是“女科學家”,她想不通為什麼一定要加個“女”字。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大家不會說楊振寧是男科學家,不會說撒貝寧是著名男主持人。卻會說“誰誰誰是女藝人”、“誰誰誰是女作家”……

顏寧說,這樣的性別定義,會掩蓋一個人的實力。她們所做的科研突破好像不值得關注,性別卻總能成為被熱議的話題。

能在一個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不是靠性別取勝的。因此,這些女強人們,不希望大眾帶著偏見地去定義她們的職業。

03 經濟獨立的母親,更容易培養出高質量的下一代

事業上風生水起的女性,更可能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特質。更高的能力、更高的收入……使她們更有可能呵護好子女的成長。

我們常祝福他人“希望你愛情事業雙豐收”。但是很多人都把這個美好的祝願,當成一場人生的考核題,這個考核題就是家庭和事業的平衡。

很不公平的是,這個考核題只對女人有效。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如果一個女人能夠在同一時間做到兩者兼顧,那麼大家就會說:“這是一個人生大贏家,她是我們的榜樣。”

如果她“不幸”——沒有照顧好家庭生活,不管她事業上有多成功,大家也會覺得“她好可憐,她沒有人愛”。

可如果是男人,大家才不會說他可憐,大家只會豔羨地說“這是個鑽石王老五”……

微博上有位網友的留言,我覺得很好:

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的家庭模式,縱容的不過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只想靠一段兩性關係為其提供利益,卻不願意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是社會的悲哀不應成為女人的遺憾。

04 父親迴歸家庭,是家庭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誕在《吐槽大會》針對張泉靈被人說成“女版高曉松”一事,進行吐槽。

戲謔之間,李誕表示他覺得這是分明就是性別歧視。

我們誇一個男人做事果敢有魄力,從不說他是“男版張泉靈”。我們誇一個男人長相標緻惹人愛,從不說他是“男版范冰冰”……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她們開始在事業上尋求突破,她們開始把追逐夢想、自我價值的實現,放在了人生的首要位置上。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生活的建立,她們再一次陷入到“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兩難之地。

可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只問向女性。

美國有部紀錄片,講述了8個失父狀態下孩子的人生故事。

影片中,缺少父愛又渴望一個父親的女孩們,長大後,幾乎沒有例外地都會愛上一個“溫暖”、“會疼我”的大叔——哪怕大叔已婚。她們出於對父愛的飢渴,也會死死抓住大叔不放手。

父親在生活中的缺席,讓男孩子們的成長也異常艱辛。成年後的他們沒有安全感、易怒、酗酒、縱慾、藥物濫用……甚至出現女性化特徵。

周衝曾總結道:“中國的家庭,漸漸變成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的病態共同體”。

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爸爸回家。

讓父親迴歸到家庭中,將家庭的幸福也視作是人生的一種成功。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05 男女雙方兼顧事業和家庭,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我們不強調女性的主權,不追求女性有特權,而是希望男人女人在職場裡、在生活中享受平等的地位。

從長遠的角度看,女性將越來越多地登上社會舞臺,這是一件大勢所趨的事情——既然是歷史河流的走向,那就讓激流險灘、枯木亂石少一些吧。

平等地盡到教育、陪伴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畢竟,生活才是我們需要長期學習的課題。

現在已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了,女人開始往社會走,男人就適當迴歸家庭,我們平等共存、珍惜珍視。

就像舒婷《致橡樹》中所說的: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張泉靈發怒、李誕吐槽:一味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真的太自私

*作者簡介: ,在校大學生,愛讀書、愛文字。分享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文字,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