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皆有溼氣,尤其是我國南方,故溼症及雜病夾溼極為常見。
溼邪乃六淫邪氣之一。
凡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稱為溼邪。
溼邪有內外之分,機體感受外溼致病或者某些臟腑功能失調產生內溼阻礙氣機而致病。
外溼為六淫之一,內溼多因脾胃功能失常而生。
外溼常由於大氣中霧露雨溼過盛,或居處卑溼,潮潤,涉水冒雨,衣溼裹身,長期水中作業等,在正氣虛弱情況下,溼氣容易侵犯人體造成疾病。
內生之溼,多由於飲食不潔,過食生冷寒涼,肥甘厚味,或飢飽失常,勞倦太過,耗損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調,水谷不化精微而轉生溼邪,阻滯氣機所致。
溼邪侵犯人體的部位非常廣泛,可以侵犯人體的肌表、經絡、關節,亦可侵犯人體內臟,還可傷害人體頭部、上肢,也可以傷其腰膝、下肢。
溼性黏滯,其中一方面是指溼邪致病後病程纏綿。
因溼性黏滯,容易阻礙氣機,氣不行則溼不化,膠著難解,故溼邪為病,起病隱匿緩慢,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或纏綿難愈。
因此,溼邪為病不是一種治法、一個方藥所能見效的。
溼邪往往與它邪合併致病,故臨床中表現出種種矛盾的症狀,導致病情複雜,病程纏綿,治療上比較困難。
例如風寒溼痺,痰飲,黃疽,洩痢等等,都是溼邪與它邪合併所致,均不能以一方一藥而求速效。
風溼為患
表現在肌表經絡的證候可為頭痛而重、骨節疼痛、走竄不定、溼疹、水皰等;表現在腸胃的證候則為腸鳴腹痛,洩瀉,清稀如水等。
寒患為溼
表現為全身疼痛,以關節痛為重,遇熱則緩,遇冷則劇,行動不便,無汗,便溏,或見四肢浮腫。
若寒溼之邪在頭部,以頭痛,鼻塞為主;若寒溼積在小腹,則可出現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等婦科疾病;若寒溼留滯腰背部,則出現腰痠背痛,腰膝痠軟等症。
溼熱為患
表現為四肢關節紅腫熱痛,觸之痛甚;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
發熱心煩或身熱不揚,胸悶不適、體弱倦怠;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口渴自汗;眼筋紅赤;大便燥結或黏滯,小便短赤等症。
風溼痛病多為風寒溼痺,或為三邪鬱而化熱,以及感受溼熱外邪而致,故風溼痛的飲食多選用驅風、散寒、化溼、溫通之品。
宜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並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的食物為主,忌生冷、油膩、刺激、厚味之品。
不同的溼邪該如何調養保健,祛除溼氣呢?
風溼為患者
●宜用蔥姜等辛溫發散之品及茯苓、薏米、扁豆等利溼健脾之品。
●用食指和中指分別按住風府穴和風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脹微熱感即可。
每天重複2~3回,長期堅持。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出汗,既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也可以去溼氣;夏天儘量少要開空調、風扇,避免冷風直吹。
寒溼為患者
●宜用胡椒、乾薑等溫熱之品及茯苓、薏米、扁豆等利溼健脾之品,而禁忌生冷。
●中藥水泡腳(老薑、肉桂、牛膝、秦艽、澤蘭、桑枝、獨活等),以散寒除溼。
中藥泡腳一般使用木質材料的泡腳桶,這樣吸收藥物的效果更好。
中藥泡腳水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深度要沒過腳踝。一般泡腳30到40分鐘即可,泡腳後要注意腳部保溫。
●兩手交替用中指以輕柔力量慢慢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及湧泉穴,也可用艾條點燃後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燻灼,需長期堅持。
溼熱為患者
●藥膳宜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藥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拔火罐是一個祛除溼熱的好方法,火罐的溫熱效應能使人體內的溼和熱很快地由皮膚透發出來。
在背上脊柱兩邊背俞穴上拔罐,可以把體內的溼熱吸出來,達到祛風除溼,清熱瀉火,行氣通絡的功效。
●對手肘部的曲池穴每天做做按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
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溼的作用。
閱讀更多 中醫風溼科王莘智醫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