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雖然天還那麼熱,但從第一片梧桐葉子落下開始,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是一年圓運動的起點,陰陽之氣由夏長轉為秋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同,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能量了。經過一個夏天的悶熱潮溼,身體內積聚了很多溼氣、熱毒,有些會變作溼疹、口瘡、痘痘發出來,這些都是體內溼熱重的表現。在這一年一度的進補之前,需要先清除暑熱在體內留下的溼氣、火毒,不然硬補是補不進的,只能越補火越大。怎麼排溼毒?怎麼秋補?聽聽養生專家給您出的“良方”:

1、秋後排毒之一:魚腥草燉雪梨


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材料:魚腥草一大把(幹、鮮都可以),雪梨一個、冰糖適量。

做法:梨切大塊,去核,鍋中先放水燉梨。梨燉軟之後,把冰糖、魚腥草放進去,大火煮開以後,等兩分鐘,馬上關火,把湯、梨盛出來就可以吃了。煮過的魚腥草不要倒掉,下次煮梨還可以用,一共可以煮三次。魚腥草加梨、冰糖一起燉,既能清熱,又能滋陰,最適合立秋時節喝。而且沒有了魚腥草的怪味道,當小甜品吃都不錯呢。

小知識:魚腥草也叫折耳根,是天然的消炎藥。有些人感冒往往也拖上好長一段時間不能斷根,咳嗽不止。這是身體內的溼熱餘毒沒有清除的關係,也就是炎症未消。這時候可以買些魚腥草煮水當茶喝,連續喝上兩週,徹底清除體內溼熱,你會發現,身體原本的一些小炎症也會跟著不見了。

2、秋後排毒之二:雪梨膏

配方:雪梨、玉竹、百合、桔梗、金銀花、枇杷葉、薄荷、甘草、冰糖、蜂蜜、水

方解:以雪梨潤肺養陰、止咳生津為君;桔梗、枇杷葉、百合、薄荷養陰生津、清肺止咳、利咽消腫為臣,左以金銀花、玉竹為輔、以助君臣藥達到養陰生津止咳清肺祛溼毒之功。配以甘草調和諸藥,功效更顯。

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緩解:1.咽乾、2.聲音沙啞3.口鼻乾燥4.清晨痰多5.酒後痰多6.輕度乾咳無痰7.輕度咳嗽有痰。

3、立秋刮痧膀胱經——讓身體變乾淨。

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秋後,可刮痧後背,防熱閉氣鬱。刮痧能快速把沉積在血管壁的垃圾排出體外,淨化血液。膀胱經掌管著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經通暢之後,淤積的毒素會有個出口排洩,體內會乾淨很多。

背部膀胱經位置:脊柱兩側1.5寸的位置,這裡也是肌肉最厚實的部位膀胱經一般是從上往下刮。刮的時候,可以把後背分成上、中、下三段,先刮上段,再刮中段、下段。

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4、秋後進補,要多吃嫩玉米

立秋後,先排”溼毒“,再進補


暑熱未消、降雨頻繁,最應當補脾。此時田裡的嫩玉米經過一夏的生長,又甜又香,我們也吃一吃最好年華的玉米,收穫些天地的精氣吧!玉米可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是立秋上佳補品。煮熟或蒸熟的嫩玉米更易吸收,吃玉米時要把玉米胚芽尖一起吃掉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