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春分


雲中吟系列·春分

春色正中分。


“風雷掣電鬧中春,

桃柳著裝日日新。

赤道金陽一照面,

白天黑夜兩均分。”


今日春分。《說文》曰:“龍,春分而登天。”

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3月21日或20日,視太陽位置達黃經0°時開始。《御覽·時序部》曰:“鬥指卯,為春分。”《春秋繁露· 陰陽出入上下篇》:“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夏冬不言分者,蓋天地閒(通“間”,下同)二氣而已。方氏曰:陽生於子,終於午,至卯而中分,故春為陽中,而仲月之節為春分。正陰陽適中,故晝夜無長短雲。

春分之日,太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幾乎等長。此後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氣溫隨之升高;南半球則相反。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開始。中國大部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雲中吟系列·春分

晝夜無長短。


《逸周書·時訓解》解曰:“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玄鳥不至,婦人不娠;雷不發聲,諸侯失民;不始電,君無威震。”春分那天燕子到,再過五天打雷就發聲音,再過五天開始有閃電。燕子不到,婦女不孕;雷不發聲,諸侯喪失百姓;不開始閃電,國君將沒有威嚴。

然而,何以言“初候,玄鳥至”?玄鳥,一名天女,又名鷙鳥。燕為候鳥,每年春分後飛往北方,秋分後又飛回南方,北歸鄉而後築巢人家屋簷之下,而乳燕生焉,故多稱“乳燕”,人們以此祈嗣。燕者,南來北往,去之又返。年年不窮,示萬物始終也。故高誘曰:“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古書有“玄鳥生商”之說,史傳可徵。餘信書言。


雲中吟系列·春分

草木滋生,蟄蟲發起。


“二候,雷乃發聲。”《月令》曰:“仲春之月,雷乃發聲”。《說卦》曰:“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崔覲曰:“帝者,天之王氣也。至春分,則震王而萬物出生。謂春分之時雷動,則草木滋生,蟄蟲發起。所動萬物,莫急於此也。”故“謂春分之時雷動”也。蓋此之謂也。

故自上古,在春分之日,天子親往,迎日於東郊祭祀。《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三候,始電。”“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洩時,而光生焉。故《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易》曰,雷電合而章。云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