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商纣

帝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纣王,是商王朝的亡国之君。不论是历史还是演义,对他的评价都是残暴无道,因乱昏聩,甚至于桀纣之君成了无道的代名词(桀为夏朝末代君主)。但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抹黑前朝末代君主更是常规操作,因为要师出有名,昭示自己的正统。之后更由于《封神演义》的广泛传播,商纣也就完全跌入万劫不复之地了。但演义毕竟是演义,真实的帝辛究竟是什么样呢?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商纣

纣王

《史记》中对于帝辛的介绍是"天下谓之纣。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也就是说帝辛本来名叫受,"纣"是别人给他的封号。纣王天资聪颖,并且勇猛异常,可以徒手与猛兽格斗,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劝谏。这样的描述与后文的无道之君给人感觉有明显的矛盾。即便他恃才傲物,但至少有才是基础。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商纣

商纣妲己

作为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则说纣王怠慢神灵,施行暴政,荼毒贤臣百姓。但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尚书》毕竟是周朝人所写的史书。武王伐纣必须师出有名,替天行道,要不然就是乱臣贼子。而《尚书》之前,并无史书传世,自然纣王的形象就此定型。

但后世对此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也就是说纣王的无道,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只是由于纣王的名声太差,所以天下人就把所有的罪恶都归结到他身上。南宋史学家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则说,"纣大造宫殿,建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良等罪恶,与桀的罪如出一辙,凡桀的罪,就是纣的罪,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处于模仿。"

明末大儒顾炎武更说"纣之不仁,吾殊谓不然。"也即他并不认同人们所说的纣的不仁。中国现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他的《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更是明确说,纣的罪恶在《尚书》中有六点,在战国史书中增加了二十七种,西汉时又加二十三种,东晋加十三种。这就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了。而郭沫若在考察殷墟之后,也留下了"百克东夷身致陨,千秋公案与谁论。"的评价。

在纣王在位时期,商王朝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史记》中记载"帝甲淫乱,殷复衰。"、"帝乙立,殷益衰",帝甲与帝乙都是帝辛(纣王)之前的商朝君主,帝乙就是帝辛的父亲,也就是说帝辛即位时,商王朝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王室已经衰败。而帝辛也只是恰逢其会,仅凭他,无法挽救商王朝也是必然的。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商纣

纣王

那么帝辛即位之后的表现如何?当时商朝内部争权夺利,外又有方国外族的入侵,可谓是内忧外患。帝辛即位后选拔贤能,改革政务,废除贵族干政,同时改革完善祭司制度,打击当时的宗教神权,以此巩固国内统治。之后对外用兵,征服东夷,扩展华夏文明的统治,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播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战争总是一把双刃剑,连年的征战使得商王朝国力空虚,纣王的暴虐之名也多来于此。而周作为当时的诸侯国,国力与此同时却日益壮大,直至危及商王朝的统治,最终武王伐纣灭商,纣王自焚身死。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商纣

胜者王侯败者寇

"胜者王侯败者寇",对于前朝末代君主的黑化,已经成为后世史书的必然,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所以我们看到的纣王是这样的一个无道之君,无数真实的历史也由此被遮掩。历史究竟要如何还原,仍有待于我们的考古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