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美女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歸國,29歲成北大博導,獲300萬元獎金!

2019年4月29日,南京大學2002級傑出校友劉穎榮獲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這位36歲的女科學家有著令人豔羨的經歷,在美國麻省總醫院及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9歲成為北京大學博導,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一作論文……她說"我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從科研態度、科研選擇到科普工作,甚至是對待自己學生的方法上,她都擁有著自己鮮明和獨立的態度。

80後美女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歸國,29歲成北大博導,獲300萬元獎金!

只填一個專業,不服從調劑

"中學時我就對生物有興趣,考大學時鐵了心要讀生物專業。"2002年,劉穎參加高考,為了學生物,她報考了南京大學,並且她只填了生物這一個專業方向,"不服從調劑"。

進入大學以後,劉穎依舊刻苦努力,常常學習到深夜。她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學習目標,就是本科畢業之後,希望能夠去美國繼續深造發展,這個目標也在她的努力下得以實現。

大學畢業後,劉穎考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學習,師從劉清華教授讀博士。剛出國的兩三年,由於外語水平有限,她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最終還是克服了下來,併成功取得了博士學位。

2009年,劉穎所寫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因此她也被國內的許多相關領域學者所熟知。博士畢業後,劉穎又進入美國麻省總醫院及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80後美女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歸國,29歲成北大博導,獲300萬元獎金!

回國從教,申請了北大一所學校

完成學業回國申請教職,劉穎再度延續了本科志願填報時的自信,她只申請了北京大學這一所學校。最終,因為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29歲的劉穎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回國至今,劉穎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進,先後在《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首次證明了神經肽介導了神經細胞內線粒體抑制激活其他組織的細胞非自主性應激反應,發現了線粒體損傷的隔代遺傳現象……2019年4月29日,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10位在醫學、生物學、地球科學、航天科學等科研領域中表現卓越的女性獲得這一獎項,劉穎位列其中。2019年11月2日,劉穎又獲2019年度"科學探索獎",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

80後美女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歸國,29歲成北大博導,獲300萬元獎金!

在南大度過最美時光

2016年,劉穎回到母校南京大學,在學校2016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在發言中,劉穎說,"在這個校園裡發生的每一個場景像電影畫面一般在我的腦海中閃現:唇槍舌劍的新生辯論賽,冬天的夜裡抱著熱水袋和室友一起學習,拼了命的學可是有機化學期中考試依然沒能及格……大學生活充斥著各種酸甜苦辣。可如今再回首時,我依然想說,那曾是我們最美的時光。"

劉穎表示,自己在南大就讀期間,最大的收穫便是腳踏實地,對於學習方法的掌握。"現如今再給我任何課本,我都能憑藉著大學裡培養出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完成自學的過程。因此,就我個人的體驗,大學的學習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學習的方法,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

80後美女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歸國,29歲成北大博導,獲300萬元獎金!

"我不覺得我是非常聰明的'那一型'。生物研究需要邏輯思維能力,我覺得我至少在這方面比較適合這個專業。"外界眼中令人驚歎的年輕有為,在劉穎自己看來並不算特別的"神奇"。她更願意用"適合"這個詞。她說"科研像一場馬拉松,認準了這條路,再辛苦也要堅持跑下去。"

關注"南大招生小藍鯨"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南京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大學官微,南大招生小藍鯨官微、環球科學、中國人才網、騰訊網、人民網、揚子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