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诛杀帮自己上位的太平公主,是过河拆桥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唐朝历史上,李隆基经过了两次政变才坐稳皇帝宝座

,第一次是联合太平公主诛灭了韦后的势力,第二次则是消灭太平公主的势力,可以说这两次政变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从盟友变成敌对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其实二人都属于李唐宗室势力,原本没有矛盾,当李隆基被确立为太子后却因为二人政见不同开始产生隔阂。

李隆基诛杀帮自己上位的太平公主,是过河拆桥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整顿吏治的问题

武则天时期为了笼络人心,大肆网罗人才,导致吏治冗滥,后来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涉权干政卖官鬻爵,出现了“斜封官”,就是公开卖官的一种方式,只要出钱就能有官做,而且中间还会有人中饱私囊,所以在李隆基接手皇位前,吏治腐败,官场混乱,甚至波及到其他方面,比如会造成政府财政危机,很多官员都是花钱买来的,素质良莠不齐,而对于李隆基来说改革吏治是必然趋势,时任宰相的姚元之和宋璟就是那个时候改革的先锋。但因为太平公主牵涉在这件事里,她属于既得利益者,一旦吏治改革完成,肯定会损害她的利益,因此遭到竭力反对,导致改革失败。

李隆基诛杀帮自己上位的太平公主,是过河拆桥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抑制佛道势力的问题

武则天时期崇尚佛教,中宗时期佛道进一步发展,在古代统治者的喜好直接会影响到社会发展,大规模建造寺庙加重人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导致政府财政危机发生,到了李隆基时期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抑制佛道,所以从开元初年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这股势力,而太平公主对这件事同样持反对意见,首先她热衷于造寺度人,并且结交了一些僧道地主势力,目的是从中获利,显然如果按李隆基的想法实行就会损害太平公主的利益,所以她百般阻挠,最终这项改革也以失败告吹。

李隆基诛杀帮自己上位的太平公主,是过河拆桥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限制宗室公主势力的改革

唐朝中期政局不稳,原本皇太子的地位应该比较稳固,但出现了像韦后,武三思等人外戚专权,所以睿宗继位后就有大臣提议限制宗室公主的势力,阻止外戚专权现象发生,此时问题出现了,原本太平公主是帮助李隆基父子剿灭叛乱的功臣,但是又要受到限制,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满意,加上之前两次改革导致她和李隆基之间出现了不同的政见,因此这项改革措施一出来就成为他们矛盾激化的导火线。

李隆基诛杀帮自己上位的太平公主,是过河拆桥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综上所述,从唐睿宗继位以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点类似于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对立,这里睿宗一直表现懦弱,又接受改革主张,又袒护太平公主,最终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激化矛盾,所以李隆基掌权后如果想要推动改革,就必须除掉太平公主的势力,最终他发动政变诛灭了太平公主,取得了政治生涯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