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創業合夥人

上一講我們談到了如何尋找創業方向這個話題,相信你一定有所收穫了,那麼方向找到了,下一步一定是找到優秀的合夥人了。你可能會說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幹,為什麼要找合夥人呢?我覺得首先這已經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年代了,其次,能力互補,資源互補的合夥人會是你堅定的戰友,和你並肩作戰,這將會大大提高你創業成功的幾率。要知道創業這件事,找對了人,往往就成功了一半。但要找到合適的創業合夥人,難度和找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差不多。一個真正的合夥人,甚至會比你老婆還懂你。他和你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你出生入死,同患難、共富貴,矯情一點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在這幾年啊,我身邊也不斷有創業的朋友問我找合夥人有關的問題。下面就挑四個常見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如何選擇創業合夥人


第一個問題: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合夥人呢?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會比較簡單:理念和價值觀上要相似,能力和資源上要互補。

理念和價值觀上的相近,可以保證你們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判斷是比較一致的,不至於出現根本性的衝突。這些重大的原則問題包括企業的戰略方向、利益分配機制、做事的基本底線等等。在這些問題上出現不同意見,通常很難取得共識。因為個性和價值觀的形成,通常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創業是很苦的,如果雙方還要來磨合價值觀,那實在是太痛苦了。

能力和資源上的互補要更好理解一點,你擅長產品,他專注於研發;你有豐富的運營經驗,他對於商業模式的建立更有心得;你對數字不敏感,他是投資和財務領域的資深人士,有投資人資源。這些都是很好的互補。

舉個例子,攜程網,聽眾朋友們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它是由季琦、梁建章、沈南鵬和範敏一起創辦的,他們被稱為:攜程四君子。當年啊,季琦和梁建章由於工作關係成了好友,經常在一起聊剛剛興起的互聯網。聊著聊著,兩人有了一起弄個旅遊網站的想法。當然了,要成就一番大業,只有他倆是不夠的。兩人有個共識——應該再找個能去忽悠錢的人。這時候,他倆注意到了沈南鵬。沈南鵬當時在投資界混得已經相當不錯了,那該怎麼忽悠他入夥呢?梁建章想到季琦和沈南鵬都是從上海交大畢業的,兩人很快找到沈南鵬,把項目描述了一下。因為是校友關係,再加上雙方之前就很欣賞對方的能力,一番暢談之後,沈南鵬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團隊。於是,他們三個人合夥開公司,沈南鵬出資60萬塊,佔40%的股份,而季琦和梁建章各出資20萬塊,各佔20%的股份。但三人組隊後,發現大家都不懂旅遊,要讓項目順利開展,還是需要找一個行業裡的資深人士啊。於是,幾個人到處接觸各個旅遊公司的高管。但那時候,沒有任何人對這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感興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季琦偶然聽說到上海大陸飯店的總經理範敏,範敏當時是國企總經理,有專職司機,還有單位住房。但範敏也是上海交大的校友,於是三人馬上找到了範敏見面。範敏聽了項目,並沒有絲毫被打動,第一次忽悠就這樣失敗了。梁建章、沈南鵬當時覺得,恐怕是忽悠不來範敏了,就勸季琦放棄這個想法。季琦想啊,範敏的確是團隊需要的人,要請範敏出來,靠校友的身份去打動他還是有點機會的。於是,季琦就一次又一次地去找範敏,和他聊交大的各種共同記憶、聊他們改變行業的夢想。終於,範敏被成功忽悠進入了團隊,決定和校友們一起放手一搏。於是“攜程四君子”的技能互補型團隊正式成立。梁建章擔任首席執行官,負責網站技術;季琦任總裁,負責開拓市場;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負責上市融資;範敏任執行副總裁,負責產品管理。能力和資源互補、價值觀和理念一致的合夥人團隊,是攜程能夠成功的關鍵之一。

如何選擇創業合夥人


第二個問題:我該怎樣找到合適的創業合夥人呢?

首先,兔子要吃窩邊草。你身邊的朋友、同事、同學都是資源,他們瞭解你,和你有天然的信任關係。只要利益談清楚,相對比較好達成合作。我認識的很多創業者,差不多有一半是和熟人一起創業的。你看,前面提到的攜程的合夥人團隊也是校友的關係。當然,這也是挺考驗人品的事情,如果你之前做人做事不靠譜,陌生人也許還不瞭解,但熟人朋友同學就全知道了。因此,如果說到創業的準備,其實是“時刻準備著”。口碑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俞敏洪,大學時宿舍裡幾乎所有的開水都是他去打的。這就是一個攢人品的過程啊。

其次,多聽取投資人的建議。投資人在進行創業團隊組合時,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更多地只會從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幫助的角度考慮團隊的搭配,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是很有價值的。當然,最後的談婚論嫁主要還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

再次是靠資深靠譜的獵頭。獵頭每天都在外面見人,能瞭解很多候選人的動態,當中就有不少是在看創業機會的,這是很好的補充。不過啊,創業者需要判斷獵頭的從業經驗豐不豐富、看人看事準不準確。這就和買房賣房一樣,你總不想把可能是這輩子最大的投資交給不靠譜的房產中介吧。

最後當然是多參加有質量的業界聚會了,你也會發現一些不錯的合作伙伴。把你尋找創業合夥人的需求儘可能多地告訴周圍的人,經常和他們交流進展,他們會記得你的事情,遇到合適的人就會幫你介紹。比如:在我們樂客獨角獸的創業者社群裡面,就有不少小夥伴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夥人。


如何選擇創業合夥人


第三個問題:和朋友一起創業要注意什麼?

大部分人會選擇和朋友一起創業,有兩個核心問題我覺得有必要重視:第一、如何平衡好利益關係;第二、如何避免創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矛盾。要處理好這兩件事情,我覺得首先必須要通過股權的方式明確誰是帶頭大哥。創業過程中會有各種意見不一的情況,還會有利益分配的問題。處理這些問題就一定要提前說好意見不一的時候怎麼處理,利益如何分配,同時帶頭大哥的主心骨作用一定要體現,帶頭大哥創始人做決策要慎重,而已經拍板的決策,合夥人是應該全力以赴的。這非常重要。我們看看正面的例子,騰訊的創業故事就很經典,合夥人團隊被稱為“騰訊五虎將”。馬化騰的合夥人都是關係很密切的朋友。他在創業早期就非常有遠見,為了避免大家爭權奪利,他一開始就和四個小夥伴約定清楚各自發揮特長,各管自己的一攤事,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歧嘛。都說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公司變好、發展壯大的時候,很容易形成創始人、合夥人之間的利益衝突,那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是怎麼做的呢?就是一開始把股權分配好。當時啊,他們5個人一共湊了50萬塊,馬化騰佔了47.5%的股份;張志東佔了20%的股份;曾李青佔了12.5%的股份;其他兩人各佔10%的股份。雖然主要資金是馬化騰出的,但是他自願把自己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為什麼呢?因為馬化騰覺得,其他四個人的總和比他多一點點,能夠防止形成壟斷和獨裁的局面,合夥人之間意見不一致,爭論很正常嘛,這反而有利於制定正確的戰略方向。比如:當年騰訊在決定是否要做遊戲業務的問題上,幾個合夥人就產生過很大分歧,大家都會拋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協商著去討論,最後就是在這種動態發展中做了決定。協商制也成了騰訊的合夥人文化,大家的主要目的是把事情做好,將自己的擔心說出來,對事不對人。還有,當年騰訊出資的時候,馬化騰拿出主要的資金,佔最大的股份。因為一個團隊沒有主心骨,大家股份平分,那到底誰去拍板呢?後面肯定也容易出問題嘛。所以,做決策時,合夥人都要傾聽彼此的意見, 但一旦負責人做出決定,所有的爭論必須停止。這就是騰訊的合夥人制度,要知道騰訊五虎將中,有兩位都是馬化騰的大學同學,一位是馬化騰的中學同學,但親兄弟也要明算帳,大家能力互補,各管一攤,遇到分歧協商解決,團隊中又有馬化騰作為主心骨來拍板,這是騰訊成功的關鍵。

第四個問題,合夥人之間產生矛盾怎麼辦呢?

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太快下結論。太快下結論會導致誤會的發生。許多公司的分崩離析就是因為誤會,而這些誤會,如果某一方願意傾聽,就可以避免的。所以,千萬別讓矛盾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

第二、修補關係要儘快。合夥人之間的關係緊張將會對公司造成傷害,在矛盾爆發後要記得你們的創業路程還很長,你們彼此需要,所以修補關係的事宜早不宜遲。

第三、真談不攏就快刀斬亂麻,好聚好散。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和平分手的合夥人走了還能處處維護原公司的名譽和利益,撕破臉皮鬧得人盡皆知的分手不但折了自己的名聲還損害公司的利益。

最後我總結一下今天的課程,找合夥人要注意四個點:

第一、兔子要吃窩邊草,但是你得談錢不傷感情,一開始就要將股權合理分配好,團隊裡一定要有能拍板的領導者,合夥人在能力、資源上得互補。

第二、多聽取投資人的意見,不管是合夥人的介紹,還是股權的分配,有經驗的投資人都可能會幫到你。關於股權分配我們後面課程會進一步介紹。

第三、和資深靠譜的獵頭建立聯繫,他們很可能幫你找到合適的合夥人。

第四、多參加業界的聚會,說不定就能碰到你未來創業的合夥人。

創業和結婚一個道理,創業無非就是找一個或者幾個願意跟你一起冒險的人,結婚無非就是找一個願意和你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的人,你們同甘共苦。掌握以上四點,幫你找到一起冒險、一塊奮鬥的合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