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位皇帝,为啥称为明十三陵?

自放牛娃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到朱由检1644年煤山自缢,大明共度过了276年的光阴,传了12世,共16位皇帝,但是为啥北京的明朝陵墓称为明十三陵呢?原因当然so easy!里面一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哪几位皇帝这么惨,到死都没能入自家陵墓呢?

第一位当然是朱元璋,朱元璋开国之时定都南京,在洪武十四年就着手修建陵寝,到第二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把马皇后葬入此墓,17年后,朱元璋去世,按其遗诏,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在一起。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啥称为明十三陵?

第二位皇帝便是朱元璋的孙儿朱允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造反,靖难之变长达四年,最终以朱棣打败朱允炆而告终,无论朱允炆是自焚于宫中还是逃跑,最终杳无音讯,连一个衣冠冢也没有留下,这足以看出朱棣的心狠手辣。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啥称为明十三陵?

第三位景泰帝朱祁钰,自己老哥朱祁镇一时兴起攻打瓦剌结果被俘,朱祁钰被迫登上皇位,品尝过权利滋味的他感觉还不错,并且连胜瓦剌部落,谁知瓦剌竟放了自己老哥,这下自己可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但是他并不打算放弃权利,把朱祁镇软禁起来,废掉侄子,立自己的娃为储君,谁知还是别人家的娃优秀,自己的娃竟早夭了!不仅如此,四年后自己又被哥哥夺取皇位,当年就去世了,作为哥哥的朱祁镇当然不能承认朱祁钰是皇帝,否则自己不是造反了吗?于是把朱祁钰葬在郕王墓,后被自己侄子朱见深扩修为皇陵。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啥称为明十三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