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都城所钟爱的河流

温榆河:都城所钟爱的河流

2008年北京奥运会,温榆河曾作为水上项目赛场

温榆河:都城所钟爱的河流

温榆河未来科技城河道新落成的桥梁

温榆河:都城所钟爱的河流

温润流淌的温榆河滋润着良田

郭欣

在北京众多河流中,温榆河就像邻家未出阁的小妹,含蓄、温婉、宁静,连泛起的波浪都悄无声息。对于京城那一条条如雷贯耳的大河,谁人几乎都可以道出她们炫目的履历。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勾画出温榆河清晰的面影呢?如果你能走近她,走进数千年悠长的历史,你会发现温榆河才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存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的天平没有向她倾斜。

曹操

是开发温榆河漕运的先驱

在北京城还没诞生的时候,温榆河就躬身为流域的子民操劳了。她是北京地区最古老、也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河流之一。温榆河源于北部的军都山,军都山资格有多老,她就有多老,恐怕几万年都打不住,这让许多河流只能望其项背。北京湾日积月累的王者之气,毫无疑问应该有温榆河锲而不舍的润泽。

温榆河以众多温泉汇流而成,远古始称“百泉水”,后又有温余水、温水之称,直至辽代才改为今名。温榆河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支流汇合而成,其间又有蔺沟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汇入。温榆河流经今北京市海淀、昌平、顺义、朝阳、通州五区,至通州北关闸为止,流域面积4423平方公里,全长47.5公里。通州北关闸以下河道名为潞河,东注于海。

温榆河的名称最早正式见于《汉书·地理志》与汉代桑钦编撰的《水经》。至北魏时,郦道元作《水经注》,第一次对温榆河源流与其各大支流,进行了周密详实的考察论证,不仅被后世学者引为依据,且引起历代君王的极大关注。

温榆河是北京最早开发漕运的河流。所谓漕运,就是用船运输粮食(公粮)。一千年前的东汉末期,乌桓首领蹋顿率辽西、辽东、右北平3郡乌桓进犯幽州。其主要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军都山居庸关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这样的记载:为了解决征伐乌桓的军粮问题,建安十一年,曹操于泉州(今天津)凿渠,“自呼沱入瓜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其意是,曹操沟通了河北省境内的滹沱河和瓜河(今沙河),北京境内的泃河与潞河,把河北与北京的河流勾连成一体。潞河的上游是温榆河,可直达居庸关,下游为北运河,与渤海相通。这样,曹操就可以领军载粮从大本营河北的镇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出发,顺水一路上行抵达居庸关,或者辽西新河,完成讨伐乌桓大业。

其实,最早利用温榆河自蓟城向军都、居庸关等地漕运军粮的是上古太守王霸。东汉建武十三年,卢芳联合匈奴、乌桓多次侵扰幽州北部边地。王霸率解下刑具的六千多名囚犯,筑起长达三百多里的堡垒,与匈奴、乌桓进行了近百次大小战役,终于使进犯之敌俯首称臣,平定了北部边疆。期间温榆河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原征用的军粮经今通州的潞河转运入温榆河,再至居庸关一线。

温榆河在汉代就用于漕运,有史书为证,《后汉书·王霸传》引唐章怀太子李贤注称:“《水经注》曰,温余水出上古居庸关东,又东过军都县南,又东过蓟县北。益通以运漕也。”温余水即今温榆河也。

此后,历朝历代昌平都是屯兵重地,漕运大任也就非她莫属了。人们在讴歌戍边英雄的时候,往往把输送漕粮和军械的温榆河,遗忘得一干二净,实在有失公允。

没有温榆河

就没有通惠河和十三陵

通惠河和十三陵都是世界级的重磅存在,而温榆河却连北京人对她都感生疏。名分上如此巨大的落差,日久天长已让人们习以为常。殊不知没有温榆河,通惠河和十三陵或许就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元代以后的北京史乃至中国史,都会是另一种版本。

这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且让我们沿着时光的隧道逆行而上,寻回当初的点点滴滴。

忽必烈迁都北京,即陷入极大的危机中。江南征调的官粮以及大量物资无法运抵北京,使整座城市几乎瘫痪。虽然修通了淤塞的大运河,货物只能抵达通州的张家湾码头,还要动用陆路大军转运至城内。而每逢雨季到来,通州至朝阳门的40里路程泥泞一片,根本无法走车,令忽必烈一筹莫展。

这时,郭守敬挺身而出。经过详细踏勘测量,他发现在温榆河水系上游,沿北山和西山山前地带,有白浮泉等众多泉流散布,且水量充沛。于是郭守敬脑洞大开:将它们先向西南引入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再向东流入积水潭。那时的昆明湖和积水潭都是一副瘦小枯干模样,哪有今天泱泱大湖气质。他的方案得到忽必烈极力推崇。在郭守敬主持下,引水济漕计划于至元二十九年春动工,至元三十年秋完工。从此,积水潭成了城中心的水陆码头,漕运进大都的粮食骤增,每年在三百万石以上。

其实早在唐、宋两朝,诸多有识之士就想让漕船开进城里,但都因找不到水源而无奈作罢。通惠河固然得益于郭守敬的智慧风暴,但是没有温榆河那也只能仰天长叹。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命当时的风水大师廖均卿仔细勘察,并得到朱棣确认的陵地。它被后世公认为把风水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中华风水文化极致的表现。

陵墓群之所以选定在今天的位置,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有山,北、东、西三面环绕,朱棣定名为天寿山。二是陵前地域宽阔,有水蜿蜒流过,这就是温榆河。天寿山主峰海拔700米,山势延绵,草木丰茂,犹如龙腾一般。而决定这条天龙生死的却是它面前的河流:水直则龙死,水聚则龙住,水去则龙行;有起有落,有粗有细,有曲有直,有开有合,起伏弯曲活动为真龙——温榆河恰好丝丝扣扣全部吻合。众多温泉溪流从天寿山溢出,汇集到陵墓前的温榆河道,然后逶迤向东南方向流去,天子墓葬非此地莫属也。据说,廖均卿先前看好的是门头沟,那里有极为理想的群山,却苦于找不到起伏缠绕的水,只好放弃。

明十三陵由永乐七年始建,迄思宗崇祯十七年最终完成,营造时长达235年。

十三陵墓址确定后,朱棣就明令温榆河不得再向通惠河引水,这也是通惠河断流的重要原因。如果当初陵墓不曾依赖温榆河,通惠河漕运至积水潭的如画美景或许一直会演绎到今天——历史不经意间留下的这个桥段,于今不免令人蹉叹。

五个朝代帝王

“北巡”的必经之河

温榆河恐怕是古代帝王临幸最多的河流,她的特殊地理位置是不凡身世的始作俑者。

2014年6月,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向各界宣布,300年前康熙晚年在这里兴建了行宫、王府、城墙、护城河、庙宇、营房等;而紧接其后的雍正元年,理王弘皙的王府也建在了这里。郑各庄当时叫郑家庄,紧依温榆河南岸,显然这二位都是温榆河的粉丝。沉埋了300年的郑家庄皇城谜案终于浮出水面。

阎崇年先生会同史学家们经过数月研究、搜集史料、实地踏查,特别是根据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满文档案,最终得出这一结论。难能可贵的是,清朝既有城墙,又有护城河的皇帝行宫,仅郑家庄一处。温榆河再一次担当起装点皇威的特殊使命,而那座御码头,该是见证了康熙帝乘船渡河,前往小汤山温泉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

其实,在温榆河畔建行宫康熙并不是首创者。早在之前一百年,明嘉靖皇帝就在温榆河的下游沙河建有行宫一座,名为巩华城,并设官戍守。

由于温榆河上游是扼守北京北部地区的交通要冲,便成了辽、金及元、明、清五个朝代帝王“北巡”的必经之路。为此沿河两岸,留有不少“驿馆”、“驿站”遗迹,那时昌平又名榆河驿,或是昌平驿。看来,历史上昌平是沾了温榆河不少光的。

不管沿温榆河上行还是下行,你都不会寂寞,因为有太多的、以居庸关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北京市重点文物和区重点文物与你邂逅。即使那些叫不上名字,没有列入正史,以致挂不上“重点”的,哪怕一段斑驳的墙壁,或是一块形象模糊、难以辨认的墩石,都藏储着岁月编织的故事。

不要小看温榆河,更不可淡忘温榆河,她为北京城所奉献的一切,都不会随时间和流水消失。不过,今天当我们看到过多的别墅群寄生在她周边的时候,实在是担心因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她那已经变得瘦弱的身躯,是否能伴随北京城走到“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