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世代貧農,資質愚鈍,一生與多種嚴重疾病相伴的曾國藩,為什麼能夠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為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呢?有人說中國目前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孔子,一個朱熹,半個是曾國藩,甚至有人說他是天下第一完人,他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修身的4個方法有很大的關係,通過不斷的修身,完成了脫胎換骨,超凡入聖的變化,最終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曾國藩

01謹慎獨處,則心胸安泰

慎獨就是說遏制私慾,連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過,遵循自然之理而行,時時刻刻都如此,內省而無愧,所以心裡坦然。4G的速度和應用已經無法滿足人們需求,所以5G時代應運而生,人的慾望和想法通過超速的網絡很快得到滿足,現在的獨處,和曾國藩時代的獨處發生了質的區別,由於手機網絡,已經真正實現了王勃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即使獨處,也有諸多的娛樂節目和聊天軟件陪伴著我們,但是越是這種時候,慎獨就對我們尤為重要。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手機已經演化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手機已經演化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離開手機我們會變得魂不守舍,即使獨處,也通過刷抖音、追劇、聊天很快的度過,根本沒有時間來面對我們的內心,慎獨從而談起,獨處都變成了一種奢望,由此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焦慮到拿起手機不知道從哪個先玩起。

手機玩著玩著就老了,錯過了人生該有的美好。回首往事,除了手機,我們一無所有。當先最重要的是,離開手機,當離開手機,我們才能找回被吞噬的時間,才能像曾國藩一樣去反省自己的一天的優缺點,才能幹有意義的事情,生活充實,才是擺脫焦慮的不二法則。離開手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玩手機已經成癮,曾國藩的每天記日記戒菸、每天讀書、寫作讓自己生活充實起來戒色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不妨向曾國藩學習,每天記日記,即使細微的惡的念頭都不要放過,時時刻刻的反省,只要堅持下去,你就會越來越從容,內心越來越坦蕩,和自己相處就會越來越和諧,就不會焦慮的無所適從。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獨處寫日記,治癒焦慮

02端肅恭敬,則身體強健

莊嚴恭敬,就是說外表整齊嚴肅,內心思慮鎮定專一,時時端恭莊嚴,所以身體強健。放浪形骸,言行放浪,內心就會跟著鬆弛,對自己的要求就會越來越低,對自己的慾望就不會節制,久而久之損害自己的身體。

相由心生,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對自己沒有要求,放鬆縱慾的人看起來就會猥瑣、油膩,那些端莊肅靜,每天嚴格要求自己,堅持鍛鍊的人,看起來就陽光帥氣,而且每天做有意義的事情,內心自洽,心平氣和,身心就比較健康。身為胖子的我,以前對別人說胖子不注意自身形象,自制力差,自我管理不善等偏見,頗為不滿,但是看完《曾國藩傳》後,我明白了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反觀自己,的確自律意識差,對自己的要求比較低。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端莊肅靜會使自己陽光帥氣

端肅恭敬首先是一種儀式感,其次是一種良好的心理暗示,就相當於古人讀書前要焚香、沐浴一樣,將讀書看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隨著人們對儀式感的重視,越來越說明端肅恭敬的心理暗示,對一個人自律是多麼的重要。曾國藩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寫日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很多毛病並沒有改,反思之後發現,他講日記流於形式,只羅列了缺點,卻沒來沒有真正地去改正,於是他每天都將記日記當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寫日記的時候,都端肅恭敬,嚴肅認真,才通過記日記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走上了學做聖人的道路。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生活需要端肅恭敬的儀式感

03追求仁義,則人們悅服

求仁就是說從本體上講,能夠保養心性,從運用上來說,有愛民惜物之胸懷,所以大公無私,所以人們悅服。以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等都說的仁義的力量。

求仁得仁,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它們的終極目標都是求仁。性善則發揚善念,不被世俗汙染,走出半生,歸來仍是此間少年。性惡則通過教化,摒棄心中的惡念,最終將自己鍛造成為一個仁義的人。為何求仁呢?因為只有仁義,才能讓人們心悅誠服。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以德服人

仁義是內心的不斷修煉,像嶽不群那樣的偽仁義,早晚會露出“狐狸尾巴”。曾國藩急公好義,同鄉人生病去世,他出錢料理喪事,並收養了他的兒子;別人有難事,他都會竭力幫助,在仕林中有了較好的名聲,為他10年7次升遷,連躍10級,增添了助力,同時在同鄉中有了較高的威望,為創辦湘軍奠定了見識的基礎。當曾國藩帶領湘軍徹底肅清太平天國,建下不世功勳的時候,很多人都勸他稱帝,面對巨大的誘惑,曾國藩做出了裁撤湘軍的決定。因為他知道,正是他的忠心、仁義,才有很多人追隨他,而且湘軍的建軍根本就是仁義,湘軍的一大特點就是上馬訓練殺敵,下馬進行思想教育,所以以死效忠的湘軍才成為了一支鐵軍。仁義是成就他地位的根本,是別人誠服他的基礎,他是不能背離的。”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是他一生做人的根本。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以德服人的曾國藩

04專守誠意,則神靈欽敬

思誠就是說內心忠貞堅定,言語篤行無欺,以至與萬物感應,所以神也欽服。心誠則靈,並不是說心誠了,神靈就會賜予你想要的,而是你心誠了,別人才會願意幫助你,事情才能順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你才能辦成自己的事情。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與人交往,我們最看重的就是誠意,如果一個人虛偽、沒有誠意我們會敬而遠之。曾國藩從下到士兵的挑選,上到接班人的培養,都非常注重誠意的考察。在挑選湘軍士兵的時候,他注重從誠實守信的農民中選擇,那些油腔滑調,投機耍滑的人,他是堅決不要的。他一生培養的李鴻章、左宗棠、沈葆偵(林則徐的女婿)都是誠意之人,儘管在工作中時常有摩擦,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做人之根本。

曾國藩的4個修身方法,治癒你的焦慮

專守誠信的曾國藩

曾國藩更是將諾不輕許,許必踐之作為人生信條。不僅是對朋友誠信,他主張對洋人也有誠意。這在當時人們沉浸在“天朝上國 ”幻想中,其餘人都是蠻夷妖魔的思想下,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又冒險舉措。他在直隸總督的位子上處理國民與洋教的爭端上,表現得特別突出。他沒有被渲染的民族情緒所左右,而是如實的查出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傷害了國民的感情,黯然收場,為李鴻章趟了雷,他為堅持誠意付出了代價。但是這種代價是值得的,李鴻章沿用他的誠信路線,在和洋人談判的過程中,為清王朝降低了許多損失。所以何時何地,專守誠意,都是我們的立身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