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墓”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臨澤東郊李家田是塊地勢低窪、草木叢生、墳冢狼藉的地方。過去人稱這裡叫“三女墓”。 日子久了,人們也漸漸淡忘了“三女墓”的來由,卻依照諧音來了個以訛傳訛,把這裡叫成了“三里半”。現在這地方已經是一片四季常綠的菜地,成了臨澤的一個重要的蔬菜產地。隸屬於街道,叫“李家副業隊”,也有人叫它“李家田”。

“三女墓”這地名的來由,與一個生靈塗炭的悲哀故事有關。

傳說“三女墓”這地方過去住有姓孫、姓陸、姓房的三戶人家。三家人在這裡種瓜種菜,自產自銷,小日子倒也過得逸逸噹噹的。而最讓這三家人開心的是三家子都生了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她們年齡相仿,從小親如手足。誰家上街賣菜都要買些油條、燒餅帶回家,回來是每人一份。乖乖巧巧、活潑可愛的三個小姑娘成了三家人的掌上明珠。

大自然給人類帶來喜悅和幸福,但也會帶來痛苦和災難。在舊社會遇上自然災害,百姓除了逃荒就是束手待斃,沒有政府來幫助災民抗災、提供救濟的。有一年,洪水漫天,無情的澇災洶湧而至,頃刻之間把孫、陸、房這三家住的地方淹沒了,變成了一片汪洋。

災難臨頭,孫、陸、房三家人各自弄了條小船,帶上點糧食,拖兒攜女,背井離鄉。

三條小船順著小河小港緩緩向西行進。那是因為臨澤向西是高田地區,岸高水低船好走。一路上三家人互幫互助,相依為命。日出行舟,逢雨靠岸。路上他們聽說南方的水情少,逃水荒的大多向南,於是三條小船日夜兼程,總把希望寄託在前方。沒幾天船到了江都的仙女廟,三家人所帶的糧食已經吃完,無奈何只好靠岸求生。

船靠在仙女鎮旁邊,有的上岸沿街要飯,有的路邊拾柴。日子越來越艱辛。船壞了沒錢修,人病了沒錢醫,身在異鄉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洪災之後的瘟疫把孫、陸、房三夫婦一個個擊倒了,三家人便靠三個姑娘撐起了家。她們靠上街要回來的飯菜熬成米湯來餵養病中的父母。但是蒼天無情,病魔和飢餓還是讓三對夫婦悲慘地死在了逃荒路上。

正值芳齡的孫、陸、房三個女兒面對親人的離去悲痛欲絕。三個姑娘自失去親人以後,度日如年。她們晚上同宿一條船,白天同在一起走。她們恨這個地方奪走了她們的親爹和親孃。三個姑娘思念親人更想家。於是丟下三條破船,離開仙女廟,一路乞討往家鄉的方向走去。

三個姑娘每行進一步,雖然離自己的家鄉和親友靠近一步,但飢寒交迫已經使他們筋疲力盡,舉步艱難,在悽風苦雨中掙扎。

孫、陸、房三個姑娘走到了子嬰河岸上,眼看著自己的家鄉不遠了,眼看就要見到家鄉的親人了。她們鼓足勇氣,一步一步努力地向家鄉靠近。肚子餓了,就到子嬰河邊捧點水喝。因為身體太虛弱,一個姑娘頭一暈栽倒在河裡,另兩個姑娘見狀就下水去救。由於身體疲倦,又不習水性,可憐的三個姑娘都淹死在子嬰河裡。子嬰河水流湍急,三個姑娘的屍體便順水而下。屍體淌到臨澤後河大橋時,被人打撈上來,葬在這個被後人稱為“三女墓”的地方。安葬處築了一個墳堆,三個姑娘也就長眠於此了。

孫、陸、房三家親友見這三家人一去不歸,便想到他們一定是在逃荒路上遇難了。於是便有了“三女墓”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