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割據混戰,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正所謂“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統一成為了時代的呼聲。在這時,“千古一帝”秦始皇手握大權,銳意進取,破格任用一批謀臣猛將,把秦國推向了高峰。經過十年的兼併戰爭(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那麼,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是如何對待六國的國君的呢?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韓國

秦國首先攻打六國中實力最弱的韓國(春秋末年,晉國被瓜分為三個國家,其實力也隨著分裂而削弱)。嬴政派內史騰率十萬軍隊進攻韓國,面對強大的秦軍,韓軍根本無力招架,韓王安獻出南陽以求和。最終秦軍俘虜了韓王安,將他囚禁在陳縣,四年後韓國舊部起兵反秦,秦始皇大怒,將韓王安處斬。

韓王安下場:被處斬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趙國

趙國是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秦國在攻打趙國之前,不巧的是趙國正在鬧饑荒,但秦國攻打趙國依舊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們所熟知的大將廉頗就是趙國的。公元前262年,具有決定意義的長平之戰打響,老將廉頗運用戰術擋住了秦國的進攻,秦軍沒有辦法,最終利用反間計使趙國主帥換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公元前260年,秦在長平大破趙國軍隊,坑殺趙國士兵40多萬人。長平之戰後,趙國實力大為減弱,唯一能力挽狂瀾的只剩下李牧。但是秦軍老將王翦利用離間計,最後趙王將李牧處死。自此,秦國很快打下了趙國。趙王遷被流放到房陵一處深山之中活活餓死。

趙王遷:活活餓死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魏國

魏國曾與秦國交手多次,公元前225年,秦國進攻魏國,魏王假誓死不投降,堅守城池,給秦軍帶來了很大的傷亡。王翦之子王賁,引黃河水淹沒了魏國國都。至於魏王假的結局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魏王假:死因不明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楚國

楚國也是實力很強的,其實力幾乎與秦國平分秋色。公元前225年,秦攻打楚國,秦始皇由於任用青年將領李信而沒有用老將王翦。由於李信輕敵冒進,導致了首戰失利。最終秦始皇任用王翦,率領60萬秦軍攻破楚國(秦攻打秦國幾乎動用了秦國所有的兵力,可見楚國也是快難啃的骨頭),楚國國君負芻被貶為庶人。

負芻:貶為庶人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燕國

在趙國滅亡後,燕國太子丹指示刺客荊軻刺殺秦國,荊軻“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到達秦國後,對秦始皇實行刺殺。但是差一點就成功了,隨後秦始皇殺死荊軻,一怒之下攻打燕國。燕王姬喜殺死太子丹以向秦國求和。最終燕王姬喜被活捉,結局不知所蹤。

燕王姬喜:不知所蹤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齊國

齊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並不是齊國很難打,而是齊國距離秦國最遠,並且齊國此前一直和秦國交好。哪怕是五國被秦國攻打時,都曾向齊國救援,但是齊國為了討好秦國,最終沒有發兵救援。秦軍進攻齊國,齊國國君田建聽從了後勝的建議,“不抵抗政策”使得齊王田建不戰而降,最後被流放活活餓死。

齊王建:活活餓死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國君都是什麼下場?

總結

六國國君中,有的被殺,有的被活活餓死,有的不知所蹤。總之他們是亡國之君,死是一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