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哲学遇见鸡汤

有些东西终归是要相遇的,就像寒冬会遇到早春,白天会邂逅黑夜,哲学会遇见鸡汤。 细细想来,冥冥之中,似乎早就注定他们会遇见在这个幸福又不幸的时代。孰能胜出?且看下文。

当哲学遇见鸡汤

指向不同 哲学来自远古,始于惊奇,是人对身世的来源不解,处境迷惑,是由内而外的发问,其本质是形而上的。 鸡汤产自当代,用于迷茫,是人对现实的生活失望,寻求慰藉,是由外而内的治疗,其特征是形而下的。 哲学思考的都是一些关于宇宙、存在、理性,心灵之类的“高大上”问题,是教人认识世界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进行“灵魂按摩”,表达终极关怀,能直达内心深处,起到引领与护盾灵魂的作用。 鸡汤则侧重于“治疗”当下各种社会问题给人心理造成的诸多外显“病变”,或可满足一时只需,但往往因没能直达“病灶”,效果不容乐观。

当哲学遇见鸡汤

格局迥异 哲学既可思考生死,分析因果,阐释矛盾,品味自然,又可思考情感,探讨人性,涉足精神,关心教育,属于“兼济天下”。 鸡汤则永远只能保持其“和事佬”的身份,专门处理各种情感心理小纠纷,属于“局部供应”。 很明显,哲学更像一个时而仰望星空,时而低头沉思的长者。鸡汤则更像一个四处奔波,忙于“灭火”的小青年。 爱因斯坦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可见,哲学的格局更大,更智慧,叫大智慧。鸡汤的格局较小,较聪明,叫小聪明。

当哲学遇见鸡汤

浓度不一 就出产地来说,哲学产于“大工厂”,产品更加“精密”。鸡汤则产于“小作坊”,作品略显“单薄”。 哲学著作一般比较庞大,内涵十分丰富,甚至多元,更宜慢慢品味,反复琢磨,需要高屋建瓴,纵览全局地思考。即便如此,哲学著作也常常会让人发出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叹。 而鸡汤往往是由一个个“手编小故事”、“调制小情调”、“筛选小哲理”合制而成,站在句首,一眼就可以望到段尾,没什么浓度可言。 因此,我们随便从经典哲学著作中拿出几句,放到碗里,用开水一冲,就是一碗上好的鸡汤。汤者,热水也。不同的哲学句子,我们或用井水、泉水、雪水,露水烧开冲之,则可得到营养不同、口感不一的各味鸡汤。 从这个方面来讲,鸡汤的烹制者则更像一个“哲学商人”,他们具有哲学智慧,并能不断地调出各种鸡汤,来满足这个供不应求的市场。

当哲学遇见鸡汤

对象有别 一般来说,哲学书籍是由大师所著。他们目光敏锐,才华横溢,思想深邃,以善思著称,异于常人。这就使得本来就特殊的思考对象,再经过天才的超级大脑处理,以或辩证,或演绎,或归纳,或类比等等的思维模式,而变得更加遥不可及,没有了“人情味”。寻常人看到那些艰涩的语汇和飘在云端的问题,往往都会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鸡汤则比较亲民,它不光“目标”专一,语言通俗,而且篇幅短小,很容易读完,读完就有“疗效”,更加符合这个“分分钟满能量”的时代特征。 这样看来,哲学只适合少数人,是上流社会的“精神舞会”。

当哲学遇见鸡汤

而鸡汤则以它的“广开善门”聚集了数量庞大的中下层“鸡粉”。 其实事实也不尽然,不是阅读每本哲学著作的时候都像蚂蚁站在美洲红衫 下面。哲学著作中也有不少语言平易近人的作品,它们或犀利,或幽默,或委婉,有的美而不妖,有的肥而不腻,异常甘美。其中之上乘者,当数语言最质朴平淡的哲人佳作,观其作品,多给人质朴如木,平淡如水之感。但总是于平淡中见瑰奇,于质朴间透真理,妙极!《道德》云:致虚极,守静笃。尽观近代文学大师,其语言莫不如是,读他们的作品,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即人品”的真谛。看来他们都已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矣。可要品味这样的大美,非得有一定的积淀不可,这里,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欣赏水平之高低。

当哲学遇见鸡汤

效果各异 好的哲学著作都是人类的精神大山,是大师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形态,经历了世人和岁月的考验,是不可多的精神至宝。要是能循序渐进地长期浸染,思想定会越来越丰满,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享受人间极乐。 一个人偶尔喝喝鸡汤其实也没什么,倘若你一直喝它,那就比较可惜,会一直囿于一个很小、很窄的空间,始终不得见它之外的广阔世界。最后的最后,难免会造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尴尬,或者在墓碑上镌下这样的悲哀:我常饮鸡汤,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也一直是满的,可心灵却是空的。 鸡汤作为哲学一个极小极小的分支,你不妨攀它而上,顺藤摸瓜,寻觅哲学,去感受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当哲学遇见鸡汤

显然,鸡汤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好恶对错,它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地域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深层原因,也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终归只是人们思想进化的一个阶段标志,其阅者人数,也是衡量社会进步、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后于哲学而生,理应也先于哲学而亡,如若不然,定是一种异象。

当哲学遇见鸡汤

如若不然,定是一种异象。 还在喝鸡汤的人啊,你慢慢来,下个转角,哲学与你不见不散。(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