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黃—呂梁人的傳統美食

攤黃—呂梁人的傳統美食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閆志宏 趙玉潤)謎語:“超唇挽嘴,大肚腆起,滴裡點白水(白糊),成了個東西”。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攤攤黃的過程。

攤黃,也叫糊煎。類似於煎餅,是由黃米麵或小米麵發酵後,配鹼面(或小蘇打)加水,拌成白色糊狀,有時加點糖精之類甜料,用勺子把糊狀舀起,盛入鐵鏊子(原來鏊子多數是中間凸起,周圍低下,現多用電餅鐺)上,幾分鐘後燈滅即熟可吃,不會焦糊。

發酵與否,完全依食者的喜好而定,並可根據不同食者的不同口味兒,酌加鹹鹽或白糖,以及其他佐料。

以前攤制攤黃兒要嚴格控制火量。火力不夠,費時;火力太猛,攤黃兒易焦糊。有經驗的師傅攤制的攤黃兒,每一張都焦而不糊,色香俱佳,此亦無他,惟手熟耳。

攤黃柔軟疏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農村人的美味佳餚。

烙制攤黃兒的鏊子,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在一個村莊裡,鏊子這種炊具頂多也就有幾個,所以"寒食節"前,人們相互傳遞,轉流使用。

在呂梁,在清明節前後有吃攤黃兒的習俗,是農村村民喜歡的美食,味道非可口、營養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