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是真的吗?

甲状腺癌的高发让大家对甲状腺更加重视,很多人体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后很是担心,近日也有不少网传的关于碘盐的说法,其中“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吃加碘盐造成的”这一传言成为很多人热议的话题。

辟谣|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是真的吗?

为此,专家表示,其实吃碘盐和甲状腺癌无关,所谓的“甲状腺癌增多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确实在上升,主要的原因首先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热量、肥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多,使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发病率都在上升。

通过食盐加碘来补充人体碘含量在欧洲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从未发生过造成人群碘中毒、碘过量或是其他损害健康的情况。我国相关专家也曾作过研究,发现碘盐和甲状腺癌发病率没有关系。相反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的结论,已被国际上广泛认同。

辟谣|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是真的吗?

甲状腺疾病并不是难治的疾病,而是可治可控的,不要把甲状腺肿瘤当成沉重的负担,即便真是患上甲状腺肿瘤,也不用太担心,甲状腺肿瘤中90%以上是良性的,可以治愈。

B超惹“祸”推高发病率

专家解释说,由于甲状腺激素是在由甲状腺滤泡细胞里合成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及滤泡腔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部位,是甲状腺的基本功能单位。如果甲状腺细胞长年累月“劳累”,就会出现“紊乱”而过度“活跃”,于是,甲状腺里面就出现局部细胞增生增多增大,当甲状腺内出现多余的细胞并聚集成团时就形成了“结节”。

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很多过去难以发现的甲状腺肿瘤早期被发现,呈现在发病率统计中,则呈上升趋势。医学资料表明,在我国,过去通过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仅占人口的3%―7%,而现在采用高清晰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达20%―70%。统计表明,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的男女人群中均可见到,但在中年女性中较多。统计还表明,女性罹患甲状腺疾病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每年以0.3%的比例增加。

辟谣|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是真的吗?

专家说,由于甲状腺位于颈部皮肤下面,一旦增大容易被发现并可触及,虽然人类对其已有了千年的不断深入认识,但以前体检做甲状腺检查时,多采取外科触诊的方式,甲状腺位置比较隐蔽,往往难以发现小的甲状腺结节;此外,还与检测者的经验有关,所以结节的检出率非常低。

而现在做一个简单的彩超就能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超声和彩色超声技术的出现,使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得到革命性地改观。彩超能使过去无法触摸到的1厘米以下的结节以及甲状腺周围血流改变都能够清晰可见。尤其是近年来采用的甲状腺高频超声技术,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甲状腺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灌注等表现,更能够发现2―3毫米的微小结节,同时能够提供准确区别甲状腺胶质潴留和实质性肿块,以及判断实质性肿块是否发生坏死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甲状腺肿瘤90%以上是良性

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专家表示,一般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自身不会有任何感觉,甲状腺结节常常是通过体检,主要是超声检查才发现。只有当结节大到压迫了附近组织时,才会出现相应的表现,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有的也会因囊内出血而出现局部胀痛。

辟谣|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因为吃碘盐造成的?是真的吗?

不过,专家说,发现甲状腺有结节,也不要慌张,因为,甲状腺结节95%以上是良性的。虽然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但恶性的比例少、恶性程度低,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自然转归良好。

资料显示,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1973―2002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3.6/10万增加到8.7/10万,大约增加了 2.4倍,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而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据统计,其中男性约为0.8―0.9/10万,女性约2.0―2.2/10万。

当前国内外医学界对甲状腺良性结节采取不积极干预,定期观察已形成共识。重点是需要提高甲状腺超声检查的诊断水平。专家提醒说,对甲状腺结节而言,定期检查,观察随访是最适宜的处理方法。

当然,在大量的甲状腺结节的检查中,甲状腺癌的出现是不可避免。

人们一听到“癌”字,就会不自觉地心惊胆颤,专家表示,即使是甲状腺癌,也需要进一步弄清楚是哪一种,才知道治疗效果会怎么样。其实,甲状腺癌主要有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其中,乳头状腺癌占70%以上。相比于人们比较熟悉的肺癌、肝癌等,甲状腺癌的危害要小得多。尤其是在甲状腺癌中占70%以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发现可以治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人没有太大差别。只要不发生淋巴转移,经过治疗,10年以上存活率可达90%。

专家指出,对于甲状腺结节,不能太过惊慌,也不可置之不理。一旦确诊还需定期复查,积极诊治,早期规范性治疗是甲状腺肿瘤治愈率的最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