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大局 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識大局 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記農家樂經理張惠芹

  沿著聯豐村橫貫東西的水泥路往西走不遠,一座寫有“休閒雅緻賞田園風景,怡情小酌品鄉土文化”字樣的古色古香的門樓旁就是張惠芹的農家樂小院。走進去,只見道路兩側的海棠、醜梨、吉祥果、海紅果等果樹隨風搖曳,枝條間掛著的寫有“農家樂”字樣的紅燈籠更是惹眼。

果裡的一片醜梨果林與林下木頭桌椅渾然天成,濃厚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農家樂小院前面不遠處的千畝果園,更是為這個古香古色的小院增添了不一樣的風情,讓人來了就想在樹下小憩一番,感受天然森林氧吧的清新。這裡就是百姓餐廳----惠琴農家樂。

惠芹農家樂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農村百姓餐廳,在張惠芹與楊二鎖夫妻二人的辛勤經營下生意一直紅火紅火,遊客來到這裡不但能能採摘到綠色新鮮水果,也能品嚐到地地道道的農家飯菜。

惠琴農家樂的經理張惠芹,1962年出生在聯豐三社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裡,成家之後,一直在村裡擔任宣傳員、監委委員,2000年開始任村裡的婦女幹部,並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張惠芹一家先後被五原縣宣傳部、文明辦、文聯評為十星級文明戶,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光榮之家。

十幾年前村裡種地收入少,張惠芹夫妻二人帶著兩個孩子和家裡僅有的幾百塊錢南下陝西省神木縣打工,在神木縣一個加油站幹了2年半,當過工人,出納、廚師,後來乾脆自己把加油站承包下來,加油站倒閉後又在鎂廠又幹了三年半,把自己多年打工的收入在親戚煤礦入股,掙了200多萬,加上打工掙來的錢,生活過得如魚得水,衣食無憂。

2016年春天,五原縣縣委、政府準備在聯豐三社打造生態旅遊區,張惠芹得到消息後,感到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這麼多年來張惠琴一直在外面打工,經常在外面旅遊,看到神木縣成為全國的百強縣,看到人家也在發展生態旅遊,而且旅遊區農家樂開的風風火火。張惠芹萌發了開農家樂的想法,自己門前又是3畝大的果園,裡面種植蘋果梨、海紅果、早熟梨、紅香蕉、黃香蕉蘋果,吉祥果,發展農家樂正好合適,聯豐村周邊都是旅遊景點,東邊是巴美羊博園,東北方向是拉僧廟,八大海子遍佈聯豐三隊周圍,旅遊資源豐富。

回家開農家樂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86歲的老公公癱瘓在床,需要人回家伺候,惠芹整整回家伺候了7個半月,擦死擦尿,換換洗洗,一直把老人伺候到下世,看著自己家鄉貧窮的樣子,惠芹有些著急,總想為他做點什麼,故鄉是她的根、是她的魂,是她孵化理想的巢穴,土生土長的她擁抱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家鄉的一土一水皆靈動,一枝一葉總關情,鄉愁使54歲的張惠芹想到落葉歸根,不想在外面繼續打拼了。

於是把兩個兒子留在神木縣,夫妻二人便返回了家鄉。剛回到家鄉時,黨支部書記賈超正在說服村民們出讓土地,張惠芹作為優秀黨員被推舉為監委會成員,與侯長命和趙鬥生組成監督委員會,專門監督徵收土地過程中是否有違反規定的行為。作為共產黨員,張惠芹除了做好監督工作之外,還幫助賈超支書做了許多宣傳和解釋工作,不但得到了村民的好評,也得到了村委會的表揚。

當時做生態旅遊項目時,市、縣、鎮三級領導想讓聯豐村各行各業致富能手做示範戶,領著農民致富,剛打造生態旅遊項目時,張惠芹正在聯豐一隊、二隊的工地上給工人做飯,看到人家打造美麗鄉村,發展庭院經濟,給工地做了三個月飯的張惠芹撒了一謊,說自己腿痛的不行,需要住院看病,丟下3000元一個月的工作,獨自跑回了聯豐三隊。

“生態旅遊觀光區需要配備服務設施,農家飯店必不可少,而且要有特色,讓人吃了還想吃,走了還想來。”這個想法在她的大腦裡形成。

當時村子裡人們的思想都很保守,認為在農村裡開飯店簡直是異想天開,根本不會有多少食客,有人認為張惠芹腦子裡進了水,有人認為她瘋了,就幹別人沒幹過的事,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縣鎮兩級領導找了許多村民,尚成有歲數大不想開農家樂,尚小春養豬,果園也有20多畝也不想做其他營生,更不想開農家樂。當時選了7家,有6家就不想開農家樂。

縣委書記對張惠芹說:“你是共產黨員,帶頭開一家農家樂如何?”張惠芹當即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決定在自家院內建兩座蒙古包,接待前來觀光的遊客。縣委書記卻對她說:“蒙古包在咱們河套地區沒有多大市場,牧民少,來的人自然也就少,你要開就開農家樂,專門用農家飯菜接待外來的遊客。”張惠芹聽了之後,決定把自己的院落改造成了生態農家樂。

既然決定了開飯店,就必須甩開膀子大幹一場,可她丈夫楊二鎖並不理解,他認為鄉下開餐館簡直是胡鬧,不會有多少客人,把房間改造成餐館肯定得不償失。況且丈夫楊二鎖已經過慣了坐辦公室的生活,尤其喝上酒的時候更像變了個人,酒仗英雄膽,不服老婆管,每天吵鬧不休,開農家樂的時候,張惠芹想把院牆做成籬笆牆,丈夫堅決不同意。並且蠻不講理的說道:“政府白給7車紅磚,放著磚院牆不蓋,白給的便宜不佔,做籬笆牆,簡直就是腦袋裡別改錐---不開竅。

動挖機平整院落的時候,楊二鎖正好喝了點酒回來,一進院,就破口大罵挖機司機,把挖機司機小夥三言兩句就罵跑了,楊二鎖開著挖機把院子裡挖了兩個大圪洞,張惠芹說了幾句,楊二鎖一氣之下夾著包再次離開家鄉去了神木,八個多月沒回來,把張惠芹一個人丟下裝修餐館。張惠芹欲哭無淚,只得一個人用紅磚鋪院,累得不行就把自己的親戚拉來幫她一起幹,好在那些紅磚是政府無償提供的,她只出人工費用。

張惠芹搞農家樂得到了縣鎮兩級的大力支持,政府專門從包頭請來黃河謠文化公司幫助她設計農家樂,重新改造了院內圍牆,門前果園中放上了木頭桌子和木頭墩子等,經過一翻打造,院落的本地特色更加突出,與周圍環境密切融入。縣裡買了十二隻孔雀贈送給她,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觀賞和用餐。她自己投入28萬元在自家房子東邊又加蓋了一間36平方米的飯廳,還在房子西牆底下重建了26平方米的廚房,並重新裝修了所有房間,置辦了桌椅板凳,安了暖氣。

生態農家樂搞的有聲有色,初具規模,快開張的時候,楊二鎖回來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終於發現妻子的思路和做法是對的,楊二鎖學過廚師,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便與妻子盡釋前嫌,齊心協力開始經營農家樂。

2017年7月8日,惠芹農家樂正式開業,生意馬上紅火起來,成為生態旅遊觀光區的一大亮點,吸引著方週二圍的遊客們前來觀摩和就餐,一年的純收入將近十萬元。

有一次,市委書記前來參觀鄉村生態旅遊示範區,並在惠芹農家樂吃了一頓農家飯,贊她這個農家樂辦得不錯,張惠芹得到了市委書記的肯定後,便大膽地向市委書記提出了要求,她說:“我們這兒自然環境很好,辦旅遊區肯定要熱鬧起來。但是我們村子門前這條道路過於狹窄,兩輛汽車迎面開來就錯不開,希望市委書記幫助我們修修路,要往寬修,外來遊客一眼就能看到田園美景,地裡生產出來的瓜果能很容易運出去”。沒有想到的是,市委書記回去後就給縣裡撥款,加上縣委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一條寬4.5米寬的油路馬上就修好了。這條油路為聯豐三社生態旅遊觀光區解決了交通問題。

縣領導對張惠芹說:“你可真膽大,居然敢向市委書記要錢修路?面子也大,平時鄉村道路最多修3.5米多寬,你一張口就修成了4、5米寬”,聽到這些張惠芹幸福地笑了。當地群眾並不知道這段有趣的故事,也不清楚修油路有張惠芹的功勞。

談起張惠芹的農家樂全部採用綠色食材:聞名遐邇的豬肉燴酸菜,保你越吃越心愛,大餅粉湯是絕招,雞肉蘸糕搞得好,炒米奶茶手扒肉,酒飽飯足歌聲夠,黃河鯉魚全魚宴, 農村笨雞進飯店,沙蔥沙蓋和苦菜,綠色食品美名外。

2019年4月27日梨花節第一天,張惠芹的農家樂就接待了300多人,果園裡,院裡、家裡坐的滿滿的,遊客們吃的燉羊肉、燉紅公雞、豬肉燴菜,樂此不疲,當天就收入了10000多,農家樂吸引了五原、臨河、包頭、呼市、重慶的遊客,一傳十,十傳百,來農家樂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現在村裡的基礎設施完善了,環境美了,旅遊的人多了,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來的人需要住宿,鎮裡面把聯豐三社閒置的農房裝修了一下,總共裝修了17戶,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住宿,住宿一晚60元,客人隨吃隨住,又經濟,又實惠,寧靜的夜晚,只聞蟲鳴鳥叫聲,全無城市喧囂音,遊客又可以享受大自然賦予的氧吧。

來了遊客,楊二鎖負責開車陪客人旅遊觀光,享受田園風采,在張惠芹的帶動下,聯豐三隊農家樂又開了一戶,農家樂已經滿足不了大型旅遊團的需要,2019年6月29日黃河謠也開業了,大飯店一次能滿足幾百人就餐。

“真是沒想到,自從村裡發展旅遊產業,我們也跟著收益,農家樂開了三年,生意越來越紅火,收入也可觀,下一步爭取再擴大規模,讓村裡面的剩餘勞動力來飯店打工,帶動農民收入”致富了的張惠芹說。現在,張惠芹的農家樂正在擴展規模,院子的東面正蓋佔地100多平方米的餐廳。

“現在村裡景觀點、綠化帶、果園逐漸成型,村內道路、廣場和房屋周圍種植了上萬畝果樹,大夥兒如同生活在巨大的果園中,可以春天賞花、秋天品果,談起未來,園中散養一些鵪鶉、果園雞、鴻雁、鴿子、鴨、鵝、兔子、地噗等供遊客即興食用。同時開展園林觀光,康復養老、餐飲娛樂、休閒垂釣、自助燒烤、果樹認領,小園承包、拓展訓練等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 同時藉助具有豐富的林果資源和獨特的生態景觀風貌,在近萬畝的花果林內種植著桃、醜梨、杏、蘋果、葡萄、海紅果、李子,幸福果等多種果樹,人們從城裡來到這裡賞梨花觀景、遊園踏青;夏秋季節採摘水果、休閒觀光、乘涼避暑。盡享自然美景,品美味鮮果,食果木烤肉,體驗園農家生活。

以“鮮”制勝,吃在農家-吃得新鮮,無汙染,綠色食品; 住在農家-住宿環境乾淨整潔; 娛在農家-增加農家文化內涵,玩得新鮮。 行在農家-代步交通工具的選擇具有新鮮感; 購在農家-土特產品豐富新鮮。 斷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文化的消費人群的娛樂需要,讓它成為城鄉民眾文化活動的場所,成為農耕文化的傳播之地,建農家書屋,同時辦各具特色的文化項目,使遊客們樂意來,留得住,再回頭。遊客們還自己種菜,做農活等等,豐富了遊客的生活內容,享受著戶外田園之樂。

掙了錢的張惠芹還想蓋個養老院,國家投資點,鄉集體投資點,自己投資點,農村的人就地養老多好,環境友好,空氣也好。

人人都有中國夢,張惠芹也有自己的夢,她的夢就是敢想敢幹,積極主動參與到鄉村生態旅遊區的建設當中,打造原生態的民俗文化旅遊,讓聯豐村望得見田園、鎖得住鄉愁。 發揮了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帶動全體村民脫貧致富,讓全體村民都嚐到甜頭。”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聯豐參觀,甚至連外國人都吸引過來,這就是她的中國夢。

歸雁領航,激起了農村發展的一池春水,雁陣效應,帶來鄉村振興的新希望。人氣、名氣的提升,使塔爾湖鎮聯豐三社鄉村旅遊健康快速的發展,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