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治河名臣小於成龍

新年伊始,一部名為《于成龍》的電視連續劇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該劇描述的是于成龍為官清廉的故事。其實,同時任江寧知府的于成龍也是一位清官,他們都曾得到康熙的褒獎。

有趣的是,就在於成龍於康熙二十年由直隸巡撫升任兩江總督後不久,又一位於成龍也來江寧擔任江寧知府。兩個于成龍,同城擎青天,被後世傳為南京歷史佳話。

原來,在於成龍由直隸巡撫升任兩江總督時,曾向朝廷舉薦了幾位下屬,其中一人與他同名同姓,時任通州知府,但部議未準。然而,康熙認為:“于成龍為官,表率屬僚……所薦各官應從所請,以昭鼓勵。”

這樣,在於成龍來江寧(今南京)任兩江總督時,另一位於成龍由於他的舉薦而來江寧任知府。南京人為了區別兩人,稱兩江總督于成龍為“老於成龍”,而稱江寧知府于成龍為“小於成龍”。

“小於成龍”(1638-1700),字振甲,漢軍鑲黃旗人,為旗下包衣。隨主人定居豐寧南關,自幼給主人放牧為生,因勤奮好學,由廕生授樂亭知縣,後改任灤州和通州知州,他也是一位出了名的清官。

當他由通州知州調任江寧知府時,刑部尚書魏象樞正在巡察直隸,他以極為隆重的禮儀為小於成龍送行,使得小於成龍非常納悶。魏象樞說:“我這個並不是對待知府的禮節,你清廉有才,因此我是用對待督撫的禮節來對待你的”。魏還親筆寫下一首離別詩,其中有兩句為“冰清玉潔兩於公,名姓相同志亦同。”勉勵他向老於成龍學習為人之德和為官之道。

到任之後,小於成龍很快便顯示了他的才幹和膽識,總督老於成龍對待下屬甚嚴,一般官員不敢對他的決斷說三道四,唯有小於成龍敢作敢為,即使總督有了決斷,但如果有考慮欠周之處,他也敢於直抒己見。這樣,兩個于成龍,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把南京、乃至整個江南地區治理得井井有條,吏廉而民安。

據《康熙起居注》載:康熙於二十三年十一月南巡江寧時,於十一月初四通過大學士明珠傳諭江寧知府于成龍曰:“朕於京師,即聞爾知府于成龍居官廉潔。今臨幸此地(江寧即今南京)諮訪。與前所聞無異,是用賜爾朕親書手卷一軸,朕所書字非爾等職官應得者,特因嘉爾清操,以示旌揚。但觀凡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爾必自始至終,毋有改操,務效前總督于成龍正直潔清,乃無負朕優眷之意。”

小於成龍曾說:“天下只有貪官,卻沒有刁民,地方的不良習氣,官員應該主動加以糾正,如果官員說百姓是刁民,這個人就不是好官。”誠哉諍言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北京渾河泛漲,淹沒兩岸旗下及民人莊田,百姓流離失所。時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管直隸巡撫的于成龍臨危受命,治理渾河。他改變以往的治河辦法,注重渾河的全程治理。他全程監督,3個月時間共疏浚河道145裡,築南北堤180餘里。當年7月,于成龍疏請將霸州等處開挖的新河命名為永定河。康熙斟酌再三,將整個渾河干流賜名為永定河,題額建碑,首次敕封永定河神。永定河之名由此誕生,永定河之名沿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永定河水利史上始終記載著這位功臣的大名。

治理永定河以後,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二月,皇帝重新任命于成龍為“河道總督”,令其治理蘇北段黃河、淮河。于成龍立即對水害頻發的淮河流域進行考察。他發現咆哮的黃河水,雖然經張國維、潘季馴等努力治理,但黃水仍不時決口為害。而發源於沂蒙山區的沂河,每到汛期,洪水像脫韁的野馬,肆虐邳州。邳州成為著名的“洪水走廊”。

得到朝廷任命後,于成龍在蘇北水利項目全線開工。運河、黃河、淮河多處清淤疏浚、築岸固堤。坐任清江浦(今屬淮安市)河道總督的于成龍全面指揮。

根據治水的實踐,于成龍經過調查研究以為:解決蘇北洪水災害,除了黃河、淮河、運河以外,沂河也必需治理,而邳州盧口是治理沂水的節點。明代武河開挖後,雖起到“引沂濟運”作用,但枯水季節無水可“濟運”,汛期又如同脫韁野馬,加重黃淮水害,是洪水肆虐邳州的必經之地。蘇北沂水發源東省諸山,匯流而成沂河,由沂郯入邳境。水從盧口分流,由徐塘口入運。其正河至隅頭集徑入駱馬湖。一遇水發則淹沒兩岸田廬。于成龍向朝廷奏請在沂河兩岸築堤18180丈,防止沂河決口;盧口分支處建閘。控制洪水流量,又可引入沂水,從徐唐口入運,解決運河枯水季節航運問題。

然而,這時黃淮水患已經積累到極其嚴重地步,治河問題積重難返,工作也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指示其對高家堰、歸仁堤多處加以增築和疏浚。鼓勵于成龍把水害革除。可是不久,于成龍由於長期積勞成疾,病體沉重,只好向朝廷請病假離任治療。康熙皇帝因其崗位難離,無法找人替代。便讓他在任上一面工作一面調治,並親派御醫前來看望,賜藥診治。由於治水繁忙、日理萬機,病體一直沒有多大起色。

延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初,于成龍奏明朝廷,盧口閘開工。不久遇到了出乎人們預料的挫折。建閘的基礎開挖工程,遇到了地下的爛泥淌沙河。就是古代的河流,充滿稀粥一樣的爛泥淌沙。工程到這個層面,無論取走多少土方,爛泥淌沙像潮水一樣湧來。盧口建閘只能告吹。

盧口閘的意外失敗,對治理黃淮沂河是一個重大挫折。對於成龍來說,是一場精神上的致命的打擊,不諦晴天霹靂。在於成龍身心交瘁的狀況下,御醫們也迴天無術。病情加劇。農曆二月二十三日,呼次子永裕(長子永禎早卒)曰:“病入膏,非藥餌可愈,兩河重大,斷難臥理,亟繕疏,請告求別簡賢能大臣,勿誤國事,以重予罪。”次日,趨具表謝,並告誡永裕說:“吾受君恩深重,今惟三事抱憾:河工未成,一也;汝祖母年八十,侍養不終,二也;祖墓未築,三也。” 二十七日在設在淮安清江浦的河道總督署與世長辭。于成龍就在62歲之際,也把生命終結在河道總督的位置上了,是累死在河道總督任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