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讀《君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有感

幾日前送別一位舊日同窗離開QD,臨走前他託付我一本書還到圖書館,我欣然應允。拿來一看,是一本跟中國歷史相關的書。我素知這位好友,一向博覽群書,尤其涉獵了很多從新穎角度探討中國歷史的書。而我近年來一直閱讀的卻是經濟、心理、營銷方面的書,對歷史類書籍一直不甚了了。本來打算只是單純替他還到圖書館,但是在簡單翻看之後,卻被深深吸引。於是一口氣讀完了,雖然沒有逐字閱讀,但是覺得很有裨益,覺得有些心得一定要記下來,推薦給更多的人。那麼,主角便是這位了。


開卷有益——讀《君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有感

書面封皮

這本書不算厚,一共才不到400頁,字數30萬有餘,算是一部中篇著作。作者是王瑞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是一位不算出名的旅日的歷史學者,但這並不能減少這本書的價值。作者聚焦於北宋宋真宗在位期間,通過對五位宰相從政特點及士大夫政治的分析,對皇權、相權乃至中國帝制時代的規律進行了解讀和分析。作者提出了很多觀點,這裡不一一列舉,這裡只簡單分享幾個點,而這幾個點很有可能是眾多非歷史專業的80後在初高中時代歷史課本中完全沒有學過的。

一、皇帝的權力常常受制於宰相及士大夫利益集團

不可否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著名的皇帝,其自身都有非常強的個人能力,也從而能夠大權獨攬,在建立和管理國家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績。但是縱觀歷史,發現更多的皇帝因為個人的能力或成長環境,往往不具備管理好國家的能力。就算皇帝胸懷抱負,不是平庸之輩,也常常掣肘於宰相、外戚、宦官、武官等勢力。這樣的情況,在宋真宗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作者定位於宋真宗在位期間來探討這個話題的原因。

開卷有益——讀《君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有感

皇帝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

陪伴宋真宗的宰相中,作者著重分析了“聖相”李沆、“平世之良相”王旦、“使氣之寇準”、“瘦相”王欽若、“罔上弄權”的丁謂五位丞相。這些人,有的在長期陪伴皇上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洗腦”皇上,有的通過迎合和鑽營來配合皇上,有的通過強硬的手段“左右”皇上,有的通過欺瞞手段來繞過皇上實現自己的目的。

看到這些分析,我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以為的皇上至高無上的權力,其實在實際管理國家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並不是我們以為的或者是一些影視劇中表現的,皇帝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更多的情況下,治理國家是皇上及身邊近臣、文官集團共同完成的,而且皇上的意見往往被自己的“下屬”所影響,而且所作所為要考慮是否符合“道統”的要求。這種情況就好像企業管理中的“直線職能制度”,管理者往往是根據各個職能部門提供的情況來做出決定,很多時候更是完全聽從職能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從這個角度來看,治理國家和管理公司確實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二、“澶淵之盟”並非恥辱的條約,而是最符合現代經濟學觀點、最理性的做法

也許是清朝以來,我們經歷了太多屈辱的條約,所以我們的上一輩人在編寫歷史課本的時候,習慣於把所有漢族人簽訂的不是佔有絕對優勢的條約都看成是帶有一定屈辱性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澶淵之盟”並不是。


開卷有益——讀《君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有感

北宋、契丹、西夏版圖示意圖


“澶淵之盟”是契丹和北宋之間,在北宋佔有軍事優勢的情況下,簽訂的條約。內容主要是規定雙方互相承認皇帝地位,北宋要開放一些貿易城市,並每年輸送紡織物和金銀給契丹等。

從表面上來看,北宋確實很吃虧,這條約籤的很憋屈。尤其當時宋真宗在寇準的左右下親征,北宋佔有較大的軍事優勢。

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個條約省下了大量的戰爭費用,保持了契丹和北宋邊境長期的安寧,給北宋帶來了數十年的穩定發展,經濟水平得到了快速增長,人民也避免了戰爭傷亡。據彼時丞相王旦計算,每年給契丹的費用不足戰爭費用的百分之一。

所以你看,從現在經濟學的角度,簽訂“恥辱”的條約反而是最優解,達到了邊際收益最大化。尤其是考慮到北宋當時還有西夏在旁虎視眈眈,如果跟契丹死磕下去,鹿死誰手真的很難說。

除了這兩個觀點,作者對皇權、相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後更試圖對中國為何沒有從帝制變更為君主立憲制進行了分析。雖然我並不贊同這段分析,但是並不影響我們去多瞭解一個歷史觀點,從中汲取養分,為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些指導。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