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前世今生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CN) ,又稱慢性腎炎,是我國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多見,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伴緩慢進展的腎功能減退為臨床特點的一組腎小球疾病

。病因尚不明確,目前研究認為其主要發病機制為免疫炎症損傷。該病可由多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展而來,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

一文讀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前世今生

一、慢性腎炎的特點

該病由於起病方式、病理類型以及病程的不同而呈現臨床表現多樣化。在疾病初期,部分患者無自覺症狀,僅表現為尿檢異常,或僅表現為倦怠、納差、腰膝痠軟等。水腫可有可無,時輕時重,多為眼瞼和(或)雙下肢凹陷性水腫,一般無漿膜腔積液。多數患者伴有中等程度的高血壓,少數患者以高血壓為突出表現(病理類型為IgA腎病者更為多見),此時可伴有高血壓引起的其他併發症,如腦血管病、心臟病、眼底病變等。隨著病程持續進展,還可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和腎小管濃縮稀釋等功能受損,臨床上出現血肌升高、夜尿增多等表現。

在各種因素(如感染、疲勞、腎臟灌注不足等)的作用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可出現急性發作,表現為水腫、血壓升高、蛋白尿增加、肉眼血尿、管型尿增加,甚至出現腎功能惡化。經積極對症處理後,部分患者可恢復,但亦有部分患者病情迅速進展。在疾病的晚期,主要表現為終末期腎臟病的各種症狀。

一文讀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前世今生

二、慢性腎炎的分型

腎組織活檢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預後的判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結合臨床表現和病理類型,部分患者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或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理表現多樣,幾乎所有的腎小球疾病病理類型均可出現,我國常見的病理類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性腎病和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在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中,除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外,飲食控制、降壓、避免腎毒性藥物等綜合防治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一文讀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前世今生

三、慢性腎炎的預後

慢性腎小球腎炎為持續進展性疾病,最終將發展至終末期腎病,部分患者這一過程需10年以上的時間。影響其預後因素主要包括腎臟病理類型、延緩腎功能進展的措施和防治各種危險因素。

積極治療慢性腎炎,預防尿毒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