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到武侯祠遊覽。走進這座巍巍祠廟,毛澤東看見了蜀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撰寫者是唐朝名相裴度.頓時心生感慨,回頭找見參加會議的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便問他:“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哪個縣出宰相最多?”陶魯笳正在沉思,毛澤東又問:“你在山西當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誰?”
還沒等陶魯笳回答,毛澤東微笑著告訴他:“中國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聞喜縣。”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聞喜人。裴氏家族千年榮顯,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家族。翻開中國革命史,很難看到毛澤東讚譽過哪個封建家族。獨立寒秋,面對湘江,他要糞土當年萬戶侯;出征北國,恰逢瑞雪,他要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他看來,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也只識彎弓射大雕,卻為什麼要對裴氏家族獨有鍾愛?
一、姓氏溯源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有這麼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裴氏家族。河東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
自漢、魏,歷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華大地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僅隋唐二代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名臣就不下數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蘊、裴矩、裴他、裴讓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樞等;軍事家有裴行儉、裴茂、裴潛、裴叔業、裴邃、裴駿、裴衍、裴寬、裴果、裴文舉、裴鏡民、裴濟等;法學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二、河東裴氏家族的歷史淵源及發展
我手頭有一部《裴氏世譜》,裴氏家族自秦漢魏晉興起,歷六朝榮盛,在隋唐紅盛至極,五代以後雖不及先前,一直延續到了宋代。書中記載,在中國歷史上,裴家先後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尚書,44位侍郎,77位太守,常侍11位,御史11位,刺史211位,268位進士(其中狀元及第5人)郡守以下不計其數。還多次與皇室聯姻,出過皇后3位,太子妃4位,王妃2位,駙馬21位.....
走進宰相世家裴柏村,裴柏村坐落在峨嵋嶺的懷抱,三面靠山,一面臨水,不遠處有涑水河汩汩流過,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裴氏博物館建在高高的土崖上,門前是118個青石臺階,據說喻指祖上的59位宰相和59位大將軍。階前的西牆上赫然寫著5個大字:天下無二裴。這是大文人歐陽修的讚語。歐陽修盛讚裴家自然有他的道理,因為普天下的裴姓人家,都是從裴柏村走出去的。史料說,裴氏家族延展為西裴、中裴、東裴,但無論哪一裴,其祖上皆在裴柏。裴柏是裴氏之祖裴氏之源,裴氏之根。宋代司馬光曾說:“聞喜,士大夫之林藪也”,也是因為祖居此地的裴氏家族仕宦輩出、人傑林立。一部《中國名人大辭典》所列裴氏家族的名人就多達155人,而這些名人均可以在裴柏村找到他們的親緣血脈。
裴家可以說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第一任宰相裴寂就是裴氏家族的人,裴寂之前是在隋朝為官,擔任晉陽宮的副監,為人膽大心細,與李淵關係友好,深受李淵器重,後來李淵帶兵謀反,裴寂將晉陽宮的物資偷偷運給了李淵,這批物資為李淵的軍隊提供了很好的後勤保障,之後李淵建立唐朝,將裴寂封魏國公,擔任丞相一職。
裴寂的成功為裴氏家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之後裴氏家族的後人紛紛在唐朝出仕為官,有不少優秀的後人都成為了唐朝的宰相,比較出名的有裴炎、裴耀卿、裴度等人。
裴炎,唐高宗時期的宰相,此人最牛的地方在於,武則天正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開始了稱帝之路,可惜這個人太過自負,結果觸怒了武則天,最後被賜死。當時唐高宗病危,而裴炎作為宰相,在皇帝沒辦法說話,太子又年幼的時候,可以說掌握了最大的話語權,而且在唐高宗的遺言中也將太子託付給裴炎照看,當時太子繼位第二天,他就上奏,說太子年幼,而且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一切政令應該以太后令的方式來發,這給了武則天機會,使她以此為由一步一步稱帝。
裴氏家族中的裴度可謂佼佼者,他平定藩鎮、恢復中央集權.軍功屢建.被人譽為“中興賢相”。裴度“身系國家之安危,時勢輕重三十年”,成為唐朝政治舞臺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官至上柱國、司徒、司空、中書令,爵封晉國公,至今在裴柏村邊還高聳著一座石碑, 上刻“唐晉公裴度故里”。裴行儉也是唐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深通兵法,善於征戰,數次平定突厥叛亂,安定了北國邊塞,而且還著有軍事書《選譜》10卷。另一位顯赫於唐代的政治家是裴耀卿,他整頓漕運,發展經濟,三年運往長安糧食多達750萬斛,改變了高宗到玄宗期間,天災時起,關中糧荒的困境,在開元年間傳為佳話。
裴度的妻子韓瓊英有個弟弟叫韓愈;白居易與裴度曾為鄰居又是至交;劉禹錫與裴度的關係也十分相厚;裴勉有個孫女婿名叫杜牧;裴迪有個妹妹,嫁給了王維;裴氏有個外甥名叫王勃;元稹的原配夫人過世後,娶了繼妻名叫裴柔子;柳宗元的姐姐嫁給了裴家;李白與裴隱是過從甚密的好友;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為好友裴錄事寫懷念詩;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文豪巨匠,皆與裴家或是姻親,或是好友,裴家之盛,可見一斑。
隋朝,裴矩親赴張掖,與西域各國貿易通商,調查記載了途中各國交通、山川、河流、特產、民俗等情況,著有《西域國記》3卷。裴世清則第一個率隋政府友好使團出訪日本。他們從山東出發,走海路,途經百濟、耽羅、都絲麻等10 個國家,抵達後,日方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這次外事活動,不僅開啟了隋朝與日本的交流,也為唐朝的中日交流奠定了基礎。這種國際交流則是開創性的,具有劃時代的影響。
晉代司空裴秀,利用方格比例,主持繪製出當時全國古今地圖《禹貢地輿圖》18幅,還繪出了全國的《地形方丈圖》。他總結繪圖經驗,確定了“製圖六體”的理論。這一理論比歐洲地圖學家托勒密要早600多年。可以說,世界“地圖學”是從裴秀開始的。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教授認為裴秀是中國製圖之父,是世界科學繪圖的創始人。此外,還有聞名於史學界的三裴,即裴松之、裴洇、裴子野。裴松之著寫《三國志注),開注史之先河;裴洇撰寫《史記集解》80卷,流芳百世;裴子野刪撰《宋略》20卷,享譽古今。真可謂人才濟濟,群星璀璨。更何況裴家子孫精通音韻詩詞,善於丹青翰墨者比比皆是,在那時這些技藝只是個人必不可少的素質,而今,則該稱為詩人、畫家或者書法家了。
這個家族不僅在古代能人輩出,而在近代,裴家還誕生了世界聞明的考古學家裴文中,棄暗投明的將軍裴昌會,女中豪傑裴溥言,革命先烈裴崇綱,老幹部模範裴忠治,當代將軍裴九州,當代傑出人物裴麗生,上將裴懷亮,科技神童裴益川,農民企業家裴正成等等。
三、裴氏家族興盛的原因
近年來不少有識之士對裴氏家族的榮盛作了探究,有人說是他們崇尚儒學,有人說是他們忠心事國,有人說是他們仁德愛人,有人說是他們聯姻皇族,有人說是他們嫉惡如.....不錯,這些因素都是不可否認的。不過,最為主要的是這麼六點:
1、獨特的封建家教。在《裴氏世譜》的《列傳》、《列女傳》中,我們看到了這樣幾個例子:裴炎在弘文館就讀時,"每逢休假,他生或出遊,炎讀書不廢。"裴休"童時與兄儔、弟俅偕隱濟源別墅,晝講經,夜著書,終年不出戶。"而裴植的母親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過,必束帶伏閣,經五、三日乃引見之,督以嚴訓。"正是由於裴氏子弟的勤奮好學與家人的嚴格管教,才使裴氏"將相蟬聯出,公侯奕葉長。"另外,裴氏家族還通過灌輸"忠君報國,光宗耀祖"的思想,給子孫以潛移默化的教育。我們從《裴氏世譜》中繪製的"裴氏祖廟"圖中可以看出,他們在祖廟的門口立有"氣眾山河"、"忠孚華夏"兩個牌坊,在牌坊裡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狀元碑三塊石碑。把裴門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傳、優秀的詩賦文章、皇帝下的詔命、歷代名人為裴氏寫的贈答詩、墓誌、碑文、表啟等錄入《裴氏世譜》,以此來教育和激勵裴門後人。
2、封建門閥制度。祖上的蔭庇是重要條件。在封建社會,子承父爵順理成章。裝氏家族自魏晉南北朝入仕崛起之後,能夠久盛不衰,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得祖上的蔭恩。即使到了唐代,已經開了科舉,我們也還可以在裝氏家族的宰相榜上看到裴遵慶、裴光庭、裴居道的名字,而他們都是以門蔭入仕的。裴光庭還算是一位有作為的宰相,其步入仕途 卻是其父裴行儉的傳承,恐怕是和唐朝開國元勳、首任宰相裴寂分不開的。因此,我認為承續祖上的蔭庇。唐朝是裴氏家族的期盛時期,共出過17位宰相。如果細細追究下去,恐怕是和唐朝開國元勳,首任宰相裴寂分不開。因此,我認為承續祖上的蔭庇,光大先人的業績是裴氏家族興旺必不可少的因素。
3、親緣關係。親緣關係(特別是婚姻關係)在我國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裴氏世譜》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時,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兒嫁與高祖的兒子趙王李元景為妃,他的兒子裴律師又娶高祖的女兒、太宗的妹妹臨海公主為妻。在唐王室中,中宗女宜城公主、睿宗女霍國公主、肅宗女大寧公主、代宗女永清公主、憲宗女陳留公主,特別是玄宗把自己的六個女兒,即新平公主、齊國公主、永寧公主、蔡國公主、常芬公主、興信公主嫁入了裴門。裴氏與皇家聯姻尚且如此,與其它官僚士族的聯姻就更緊密了。杜甫有首律詩叫《麗人行》,張祜有首七絕叫《虢國夫人》,張萱有幅名畫叫《虢國夫人遊春圖》,把虢國夫人姐妹們的雍容華麗、嫻雅優美、驕奢淫佚表現的淋漓盡致。人們通常認為虢國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華驕橫,是由於她有一個玄宗寵幸的妹妹楊玉環,還有一個做宰相的堂哥楊國忠,其實,她更有一個強大的裴氏家族作後臺,因為她也是裴門的媳婦。再看西晉時的裴頠,他最早的發跡是由於其姨夫尚書令賈充的保薦,詔命承襲了父親的爵位,遂於太康二年(281年)出任太子中庶子,最後升到了宰相。
4、世襲制。《禮記·禮運篇》中說,"大人世及以為禮"。意思是子孫繼位,認為是當然的。自大禹傳位於啟開始,世襲制便產生了。不過,歷代封建王朝的世襲大都是王位、爵位,很少有世襲官職的(631年,唐太宗下詔世襲刺史制,但到639年就停止了)。在《裴氏世譜》中,經常能見到"未冠推蔭"、"以蔭仕累遷"的字眼。西晉的裴秀,襲父爵為清陽亭侯,後官至司空;唐朝的裴法師,襲爵聞喜公,後官至左金吾大將軍;五代的裴羽,襲爵一品子,後官至散騎常使;清朝的裴宗錫,襲二品廕生,後官至巡撫。由此可見,爵位與官位幾乎是相輔相成的。裴茂和他的兒子裴潛、孫子裴秀、曾孫裴頠,先後為東漢、魏、西晉的宰相;裴仁基和他的兒子裴行儉、孫子裴貞隱,先後為唐朝的禮部尚書;裴思賢和他的兒子裴遵、孫子裴果、曾孫裴孝仁,先後為南北朝時的刺史。清朝的裴率度和其子宗錫都任過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都察院御史、侍郎等職。祖孫幾代同為一官職,這也算裴氏家族一道奇特的風景吧。
5、祖訓家規。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往往有這麼一個怪圈,這就是高潮的到來標誌著低谷的潛伏。也就是說,如果父親位高權貴,那麼,兒子一代則可能跌入低谷。即使兒子因襲登上高位,很可能因無能而使家族敗落。裴氏家族久盛不衰的道理,也在於有著嚴格的祖訓家規。裴氏先祖早就確立了“布衣白丁,不人祖塋”的家規,至今在裴柏村仍然可以看見,座座農家院門上都有 “耕讀傳家”、“書香門第”的題額。入仕後的裴家又發展了祖上的家規,形成了人人出口成誦的格言警句:推誠為應物之先,強學為立身之本;節儉為持家之基,清廉為做官之本。一代一代的族人躬身踐行,不僅以此律己,也以此規正後人。宰相裴坦的兒子娶楊收的女兒為妻,陪嫁豐奢,金銀玉器,寶車裝載。裴坦見了非常生氣,命令退還,並說:休要亂了家法。嚴格的古訓家規,規正了後世子孫的行為品格,高超的行為品格成為追求卓越的保證。
6、由此也就牽涉到了另一個原因,裴氏族人自強不息的進取。在裴氏家族中,雖不乏因襲父位的先例,但是靠自我奮鬥躍上高位的則更 多。族中出過進士68人,狀元5人。因而,歐陽修謂之“然其所以盛衰者,雖由功德薄厚,亦在其子孫”。這就指出,祖上功德固然可以蔭庇後世,但主要靠子孫的作為。裴行儉由於父親功績被補為弘文生,他卻以此為恥,執意自學考試,步入仕途。裴休與兄弟儔、俅同學於濟源別墅,“終年不出墅門,晝耕經籍,夜課詞賦”,後來三人皆考中進士,一時受到世人稱頌。可見,自強不息是裴氏家族興旺的關鍵原因。也是毛澤東性譽裴氏率底的緣由。
閱讀更多 柴門聞犬吠666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