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提起刚过去的清明节,如果你是一位山西人,那么此时你可能会感到很骄傲。因为清明节的起源,就在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

但今天我要讲的,却不是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而是另一个与清明有关的山西人。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他在两千多年前出生于山西,却被遣往四川,在当地修建了一座让世界都为之赞叹的工程,造福成都人民至今。当地人将其奉为“川主”,建庙立像,并设立专属节日,每年清明予以纪念。

他是谁呢?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

山西人李冰

公元前256年,李冰前往四川成都,修建了都江堰这座伟大建筑,巴蜀之地由此繁荣至今。

都江堰为成都平原带来的利益,《史记》曾如此描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如此出名的李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却连是否真实存在都是谜团。各种史料中,对于主持修缮都江堰工程的蜀守,都没有明确记载姓名。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直到1974年,成都市修缮都江堰枢纽工程时,一位民工在外江发现了一尊1800年前的四吨重的李冰石像,上面赫然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讳冰,才结束了李冰是否实际存在争议。

但李冰的身世,在学术界却依旧是个谜团。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1999年,山西运城解州镇郊斜村李冰后裔李保生,首次提出李冰故乡在河东的全新论断,掀起了学术界的风波。

四川的专家学者们赴往山西运城,通过对郊斜村李氏家谱、家庙的考察,研讨论证4年之后,确认山西运城解州镇郊斜村就是李冰故里,由此解开了两千多年来,李冰族属生地不详的千古之谜。

四川的专家学者们返蜀后,相继在《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四川晚报》和《四川水利电力》等报刊撰文,认定了李冰的故乡就在山西。

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为李冰的身世纠结这么多年,四川这些专家学者们有必要吗?有。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对于四川,甚至对于中国来说,影响都太大了。

公元前316年秦人统治巴蜀之前,巴蜀地区一直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之邦,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

直到秦国派遣李冰前来,修建了都江堰水利系统,解除了岷江水患。自此,成都平原再未遭受涝灾,得到了有效的灌溉,巴蜀之地富饶繁荣两千余年。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清朝时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自身著作中设专章介绍,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余秋雨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直至今日,都江堰被列入的名录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神奇都江堰

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存留、年代最久、仍在使用的最大无坝水利工程。这个公元前256年修成的建筑能获得如此多荣誉,却不单单只因其资历,更因为它建造过程中创造的神奇。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都江堰由宝瓶口、鱼嘴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着引水、分水、滤沙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李冰修建时在其中注入的超前智慧。

宝瓶口:积薪烧岩

宝瓶口建造需要开凿玉垒山,而不同于其他山峰,玉垒山的山体极度坚硬,按照传统人力器具开凿需要花费数十年才能修成。

李冰在此应用了一个聪明的法子:积薪烧岩。首先在坚硬的石头上凿出沟槽,然后取山中木柴放置其上点燃烧融,再迅速浇灌江水。如此这般,石体便在沟槽处自行炸裂。利用此方法,八年间便修好宝瓶口,引岷江河水进入成都平原,灌溉农田。

鱼嘴口: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能引水之后,便要开始分水,岷江河流湍急,只能取部分用于灌溉。李冰将大量杩槎(注: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用杆件扎制成支架,内压重物的河工构件)固定在江心,然后用竹笼和卵石填充其间,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内外两江,因外形酷似鱼头,所以取名鱼嘴。

在这里,李冰又展示了他的天才之处。鱼嘴修建位置,故意选取河流弯道区域后方,并使外江河床高于内江,两个小小的细节,便达成了奇迹的“四六分水,二八分沙”效果。

在冬春之季,岷江处于枯水时期,水流量很小。这时,由于外河床高于内河床,顺应水往低处流原理,六成的河水都流进了内江,从而保证了枯水时期平原上春耕的灌溉需求。

而当夏季之时,岷江进入旺水期,湍急的河流在经过弯道区域后,再冲击到鱼嘴处时,就会形成巨大的漩涡,产生巨大的离心力。此时,六成的河水,又夹杂着八成的泥沙一起被“甩”到外江,剩下四成含有少量泥沙的河水汇入内江,使得成都平原免于涝灾。

飞沙堰: 二次淘沙

虽然鱼嘴口做到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但是巨大的泥沙体量下,汇入内江的也是不少。时间一场,累积起来导致内江河床变高,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李冰设计的都江堰的第三个部分——飞沙堰,就是为了应对此问题。飞沙堰位于鱼嘴口后端的内江一侧,与宝瓶口遥相对应。当依旧汹涌的内江水流,冲击到了较为狭窄的宝瓶口时,由于另一旁的飞沙堰地势较矮 ,两处之间又会形成一个小型漩涡,产生离心力再次将大量内江水流中较重的泥沙甩出至飞沙堰。

飞沙堰除了过滤河沙,还有防止内江水流过多的效果。如果分为四成的内江河水依旧涌入过多,则会在通过飞沙堰部分时“翻出”至外江,从而保证宝瓶口的稳定输出水量。

纪李冰,清明放水节

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岷江水灾泛滥隐患,成都自此从一个荒芜平原变为西南著名粮仓,被誉为“天府之国”。因此,巴蜀人民对李冰也是感恩戴德,将他奉为“川主”,各地都有为他修建的庙宇。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都江堰二王庙中的李冰殿前写有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江,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视察都江堰,在二王庙里墙壁之上,挥笔题词

“造福万代”四字。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在成都的都江堰地区,每年都会举行“清明放水节”来纪念他,自古传承至今:

在冬春时的枯水季节时,用杩槎栏水,将大量水流汇聚内江截住。等到春耕需灌溉时,在清明节这天,众人于截口处举行盛大仪式,然后拆除玛槎,放水进渠道汇入田野耕地。

四川“人气最高”山西人!邓小平为他题字,成都人为他设节日纪念

2006年,都江堰放水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中央电视台通过现场直播形式向一百三十多个国家转播了这场传承了两千余年的盛世。

结语

除开修都江堰,李冰在川期间,还组织了很多其他利民工程。他在成都市内修建了七座桥梁、开凿石犀溪,在祟庆县修建文井江,在广部凿盐井,在乐山三江江流处治理河道,在宜宾治理水道,在什邡县疏通洛水河道,引水灌溉。李冰,这个山西人,可能自己也没想到,被调往四川后就在这里贡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

下一次的清明假期,如果你想要出游却还没有安排的话,那我建议你不妨去都江堰看看“清明放水节”,与当地的人民一起怀缅怀缅,这位值得我们山西人骄傲的历史名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山西人在四川(ID:sxrenzsc),获取两地资讯,了解在川山西人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