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发出这样的疑问:“画得一点儿都不像,为什么还都说好?”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绘画史。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最初的作用,无非是“立像存照”,“褒贬善恶”。对人们的日常言行加以评判和引导。这时的绘画与政治联系紧密。统治者利用绘画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宣传和惩戒的目的。

到了后来,一些艺术家发觉绘画不仅可以服务于社会,同时也可以用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能够“急就章”,易于掌握的绘画方法,来达到这种目的。写意画的尚意轻形,不重法度正符合了这一潮流。

然而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尽相同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双眼睛,从不同的角度打量着这个世界。由于进入角度不同,这个世界的面貌也就各异。以手中的画笔,反映出自己心中的世界,成为后来绘画的方向。这个认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早于西方绘画艺术几百年。这不是标榜,而是事实。

但是西方艺术家们最终还是发觉了这个问题。于是从18世纪开始,西方绘画出现了强调个人感觉的画派,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等。这些画派都以一种个人观点强烈,不同于流俗的方法作画。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抽象画派。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抽象画派不同于写实画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完全以个人的理解来诠释这个世界。在中国古代以米芾、苏轼、八大山人,徐青藤、石涛为代表。在西方则以马蒂斯、莫奈、梵高为标志。这些大师们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向观众呈现他们观察到的真实世界。而为了得到这种真实,一些艺术家们做出了许多惊人之举。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透纳为了寻求自己的真实,把自己绑在船的桅杆上面,到海浪中体会狂风巨浪的威力。在奔驰的列车上,他长时间探出半个身子,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梵高为了感受幻觉下的世界,他将颜料作为致幻剂,吞下了整罐的颜料,差一点为此送了老命。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与西方画家们的疯狂相比,中国的画家们安静了许多。他们用长时间的,坐在书斋中的思考,代替了以命相博的探索。书斋中思考的结果是苏轼尝试出,以阅改文案的朱砂画竹,人称“朱竹”,这已完全抛开了物象的真实色彩,纯粹是以自己的意象在作画。不要小看这一枝朱竹,那是艺术家以“我心为宗”思想的萌芽。此后徐渭用水墨点画出晶莹的葡萄,畅快人意的人物。将墨分五彩诠释的淋漓尽致。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因此哲人们说,追求真理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实践,二是思考。而时间这个评判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个自然本就是多姿多彩的,艺术家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任意的挥洒自己的画笔”。因此艺术家们笔下的真实 ,已不完全等同于寻常人生活中的真实。

后来毕加索五官不整的人物、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陈子庄的憨态可掬的小鸡、小鸭皆得到大家的欢迎。这些大师们笔下的作品,也并非全是真实的自然,但是我们依然感觉,它们是那样的生动有趣。

在媒介对艺术品的褒扬时,常常用一个词汇“栩栩如生”,而很少用简直像什么什么来表达。因为这个“生”可以是意象神态的象,而不单单指外形的酷似。了解这一点,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欣赏中外大师们的作品。

达到“是而非似”这一境界,东西方绘画遭遇了不同的对待。在中国最先倡议绘画“尚意不尚形”的欧阳修、苏轼等既是文坛领袖,又是朝中显贵。因此迅速得到了朝野的响应。此后写意精神便一直持续地影响着中国绘画。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而在西方印象派诞生时,却受到画坛主流舆论的攻击。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在他喜爱的画家透纳的抽象画法的影响下,带着他创作的一幅作品参展,便被讥讽为“连未完成的草稿都不如”的作品。这幅作品便是后来声名远扬的《印象、日出》。“印象派”也是在一片骂声中得名。幸而莫奈坚持住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并且以此成功征服了世界。东西方的艺术家们终于还是殊途同归,开始了各自的尚意之旅。

绘画发展到了今天,更是放弃了对形象酷似的追求。如果说要求象的话,没有谁能够超过工业产品。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再加上现在的3d打印,你要多象都能给你做出来。但是这些是产品而非艺术品。艺术品,必须要有自己主观的精神意蕴。现代的艺术家们将他总结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差别。

现在东西方的艺术家们,对绘画的理解更加多样化。它可以没有具体的造型,也可以脱离真实的形体很多,只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熟的表现手法,就可能得到人们的追捧和认可。

故陈子庄说:“画贵有自己。”而那些到现在仍在追求以似为真的画家们,无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也就难以成就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