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拳击教学#理论课堂:综合体能的重要性

综合体能

人分高矮胖瘦,体能也分不同等级。最基础的是综合体能,再往上是专项体能及专项。所谓综合,即是全面,讲究全面发展,为上层训练打好基础;所谓专项体能,即是和专项高度结合,重点发展某些运动所需要的特定能力,比如举重所需要的爆发力。

BF#拳击教学#理论课堂:综合体能的重要性


专业运动员在综合体能达标的基础上比较强调专项体能及专项。一个专业运动员要从事某项专项运动,必定要突出专项运动的某些能力。但是突出某些能力的前提是需要有综合体能作为整体储备

而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发展综合体能是最合适的。因为我们大多是没有专项运动的,或者是多专项、混合专项的。比如既喜欢跑步又喜欢打拳还喜欢潜水。那么综合体能特别适合她,因为综合体能可以让她的身体全面强健,具备足够丰富的身体素质,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

BF#拳击教学#理论课堂:综合体能的重要性


专项承载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健身房。走出健身房的人群中,跑步人群是一个典型。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户外进行路跑、夜跑、晨跑。除此之外,网球、高尔夫、拳击、足球、篮球的市场平台越来越大,专门约球类运动场地的平台的出现,足以说明现在大家的体育娱乐项目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些专项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然而,没有综合体能的储备,任何运动项目都是不完整,就像“没有专项承载的体能训练都是耍流氓”。综合体能,全面强健,专项承载,享受运动这是我们所提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健身人群的构成。目前,国内的健身人群大致分三类。

1. 传统健身人群

第一类是传统健身人群,大部分人在健身房举铁、做有氧,参与操课及团课,以健美系和健身系为主。

2. 项目导向人群

第二类是项目导向人群,如跑步人群、拳击人群、篮球人群,这部分人群以专项为出发点进行运动健身。

但是这两类人群的运动方式都是片面的。健身房人群是在做储备,但是他们强壮了身体却没有地方去用,很难享受到体育真正的快乐。第二类人群享受到了体育真正的快乐,感受到体育的竞赛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但是缺乏基础的综合体能储备,所以受伤率特别高而且往往很难达到真正健康的状态。可能会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自己专项运动后身体素质比未运动前健康了很多。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他们所谓的健康状态更多的是心血管系统的内在健康而非包含运动器官整体全面的健康。只进行专项运动在身体的其他机能上往往会有所牺牲。如跑步多了,心血管系统更好了,心情更愉悦了但是膝关节可能反而受伤了。

BF#拳击教学#理论课堂:综合体能的重要性


3. 综合健身人群

这样的人群有业余爱好的体育项目,同时也是综合体能训练者。他们既在健身房强健自己,提高综合体能,又能在享受专项运动快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提高运动表现。

享受运动

那么我们健身、运动是为了什么呢?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其次是能够享受一个或多个的体育运动项目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而最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去享受生活。体育业余化和大众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让从事体育专项的人群走进健身房强化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体能,同时让在健身房已经有很好综合体能基础的人群融入到运动专项中去,真正地体验到专项运动的快感。这就是我们所推崇的运动健身生活方式。简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注重综合体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