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友情,都是易碎品

成年人的友情,都是易碎品

有人說,所有親密關係之中,友情似乎是最脆弱的一種。

友情不像愛情,缺乏嚴格意義上的承諾和約束,也不像親情,不是那種別無選擇的羈絆。

為什麼當初很好的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

成年人的友情,像奢侈品也像易碎品。

1

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交朋友變得沒那麼容易了。

“感覺心裡的某扇門關上了,不再渴望新的友情,只願舊人能長久。”

只是,感情的深度,真的能用時間長度來衡量嗎?

小時候,說著永遠不散,成年後卻漸行漸遠。

電影《山河故人》裡有一句話:“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有多少友誼,只能共青春,卻無法共歲月。

就像《破產姐妹》裡有一集,卡洛琳決定搬出麥克斯的公寓時,她向麥克斯保證: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但麥克斯的話很現實:

“分開後的第一週,我們可能還會擠出時間,每週末一起喝一杯咖啡。過了幾周,你就有別的事情不來,我也有事情不來。”

“然後接下來的六十年,我們都不會再見面。”

有的關係看上去很堅固,其實不堪一擊。

2

《Dream High》中有一幕,惠美和白熙一起去參加藝校的入學面試。

兩人演唱完後,面試官說:“你們兩個人,估計不能一起被錄取。”

把友情放在第一位的白熙說:“我們說好了,要進就一起進,要落選就一起落選。”

面試官再問白熙,“如果今天合格的是你,你也要跟著朋友一起被淘汰嗎?”

她肯定地說:“對,我們說好一起走到最後的。”

可惠美卻臨時翻臉,“我什麼時候說過?”

那一刻白熙才發現,自己一廂情願地把惠美當做朋友。

當我們說某個人是自己的“朋友”時,往往默認這段關係是相互的。

可是,一項大學調查顯示:在你認為是朋友的人裡,一半的人並不把你當朋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哪一刻你覺得,你和朋友再也做不成朋友了?

有人說:“我以為我找到了一個朋友,也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卻發現這樣一個朋友只會理所當然地索取,並不真正關心你是否開心。”

小時候的友情,吵架一分鐘後就和好。

成年人的友情,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走散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常常忘記了:友情跟愛情一樣,也是需要經營的。

黃執中說過一句話:

大家都認為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對彼此好。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朋友對你的好。朋友對你的好,在平時的一點一滴裡最容易被忽略掉。

3

心理學家將人們對友情的需求歸為六大類:

陪伴(Companionship)、幫助(Help)、親密(Intimacy)、可靠(Reliable)、自我肯定(Self-validation)以及安全感(Emotional security)。

友情像玻璃也像鑽石,珍貴又易碎。

有多少故事,就像《最佳損友》中所唱的:“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電影《陽光姐妹淘》,講述了七個姐妹跨越25年的友情。

她們高中時組成“Sunny”小團隊,說好永遠不解散。

可是畢業後,一分開就是25年。

各自經歷了不同的人生軌跡,有人成為了家庭主婦,有人成了陪酒女。

但難得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她們的友情沒有變質。

當年,她們組隊替受欺負的姐妹出頭。

如今,已步入中年的她們,為了遭受校園欺凌的姐妹女兒,上演一出大媽“教你做人”戲碼。

時間能沖洗的,只是生命中的過客,但衝不散真正的友誼。

最好的朋友,即使沒有每天陪伴,也一直為對方留著位子。

紀錄片《極地》中有三個“老閨蜜”,她們已經是65年的好朋友。

三姐妹平時在高原上一邊拔藥草,一邊哼著歌,吵吵鬧鬧。

“你老了吧,別加那麼多水,都溢出來了,你已經老暈了吧。”

“你別罵她。”

“你先管好你自己吧。牙都沒了還說我。”

“我說水夠水肯定夠,不夠你就煮我。”

想象有一天,當你頭髮花白、牙齒快掉光了,依然能有這麼一個好朋友,在身邊損你,嘮叨你。

似乎連變老都成為一件美好的事情了。

我們的一生,伴隨著老朋友的遠去,新朋友的到來。

朋友的篩選,就像淘金挖鑽一樣,過程艱辛而漫長。

但得到了真朋友的那一刻,什麼都值得。

就像莉安·莫利亞提在《因為是你》中寫的一句話——

“朋友,是你選擇的家人。”

真正的朋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無論距離、時間發生什麼改變,都會守護在你身邊。

“時間留下的,是最值得的人。”

成年人的友情,都是易碎品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