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陶玉山

我們濟南自古就有“泉城”之稱,“齊多甘泉,甲於天下”。常言道:只要有水,這座城市就多了幾分鮮活朝氣和魅力。趵突泉泉群,五龍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這四大泉群七十二名泉,滋潤著我們濟南這座北方城市柔美嬌嬈,風采多姿,富有“賽江南”的美譽。在南護城河東邊,幾乎和東護城河匯聚之地,有一個靠著南牆陡壁深邃的石洞,洞內水深數尺,清澈見底,即使夏天,也是寒氣襲人。無盡的泉水從此汨汨溢出,通過暗道由探出來的三隻虎頭口中不分晝夜、源源不斷地往外噴湧著。泉水旺季,從虎頭口裡噴湧出的泉水急如飛湍,聲似虎嘯。流入一個長方池子後,又淌進了護城河裡,流向遠方。這兒就是著名的黑虎泉。

這個長方池子是用青石塊砌成,東西長十三米半,南北寬九米。池子裡的奔流不息地洩入護城河,形成水汽濛濛的水簾瀑布。水石相擊,珠迸玉碎,轟鳴聲遠遠就可聽到,非常悅耳動聽。可謂“噴珠飄練,澄澈可見眉睫;泉溢而出,轟轟下瀉,澎湃百狀。”明代詩人劉敕的詩句:“石激湍聲成虎吼,泉噴清響作龍吟”繪聲繪色、形象逼真又恰好地描寫出了黑虎泉的雄姿、泉水的澄碧和泉聲的激越。被譽為描寫黑虎泉的佳句,歷來為人讚賞稱頌。

黑虎泉左右兩邊都有砌好的石階可以迤邐步行到上面的陡崖。陡崖上有茶室、涼亭、遊廊等。《老殘遊記》第三回中有老殘在黑虎泉陡崖茶室憑窗俯視、觀賞此處風景的描寫,寥寥幾筆,美景一覽無餘,格外生動有趣,令人遐想神往。

黑虎泉的這個名稱如何而來,得名於何時,已無從考證,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最為確當、有說服力的說法是,昔日泉水聲勢浩大,“水擊巨石,聲如虎嘯而起”。明代詩人晏璧有詩作證:“石磻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生清嘯月無光”。金代的《名泉錄》已有著錄,卻是事實。還有人說,黑虎泉泉口的這三個石獸頭,並不是虎頭,而是傳說中龍王性喜水,常棲於水邊的其第六子。不管是黑虎泉之名從何而來,還是泉口的石獸到底是什麼,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虎頭、黑虎泉這名字已經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重要的是黑虎泉這個眾多泉中最具活力、生氣泉子所湧動出來的泉水讓這裡的風景獨步天下,無可複製。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先有泉,後有虎頭。而這三個虎頭並不是一起安裝的。先是有中間的。黑虎泉築了泉池,又安了虎頭,應該是清朝的事兒。據《濟南市志》記載:1931年8月,黑虎泉治理工程開工,歷時兩個多月,在擴大泉池、挖深的基礎上1.2米的基礎上,在虎頭兩側各增加了一個虎頭。據說,這三個虎頭還有性別之分呢。中間原有的是母虎,左右兩側相伴的是公虎。是刻意為之,還是無意巧合,不得而知。如有興趣,可以親自觀看識別一下。

水榭涼亭,遊廊小橋,使得此處的風景又頗有江南水鄉的韻致情味,北宋大詩人黃庭堅所讚美的“濟南瀟灑似江南”應該與此有關吧?不光外地遊客來濟南必會到此一遊,就是咱濟南本地人也喜歡閒暇時來此散心逛逛遊玩。遊人如織就是這兒最好的形容。

當然,不能缺少的是來這裡接水回家泡茶做飯飲用的市民每天都絡繹不絕,成為黑虎泉獨有的一景。為此,政府部門專門安設了方便市民接水的水龍頭。外地遊客見了很好奇,也會拿來礦泉水瓶子或隨身攜帶的口杯接水,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深深喝一口,直覺得這泉水甘甜可口非常潤喉解渴,禁不住交口稱讚,一個勁兒地羨慕濟南人有福氣……

黑虎泉東有白石橋,西連琵琶橋,對面與解放閣相望,護城河在此悠悠經過,周圍四周風景昳麗別緻。亭臺、樓閣、假山、流水,相互輝映;清泉、綠樹、花卉、畫舫,風姿各異,這些自然景觀和人造美景和諧有機地融為一體,組成了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的景觀,猶如人在畫中游,實乃一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假以時日去獨具魅力的黑虎泉風景區看看吧,相信你一定會乘興而去,盡興而歸,不虛此行的……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獨具魅力的黑虎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