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的三種模式

從2017年開始,價值投資深入人心。而作為企業價值評判標準之一的直觀指標--ROE也不斷的被人搬出來,網絡上也經常看到有各種企業ROE的數據,並由此來篩選企業。

然而,你所看到的ROE是否真的能反應企業的投資回報情況嗎?本文粗劣的從大框架上提取3中ROE代表的模式,不足之處還望諒解。

首先從ROE公式入手,並將其進行轉換。

ROE=淨利潤/股東權益

=(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

=銷售利潤率*資產週轉率*財務槓桿比率

不難從公式中得出,提高ROE的第一種方法是提高銷售利潤率,一般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超高毛利率的公司。典型的例子大家可以參照貴州茅臺,一部分醫藥公司,一部分軟件公司。做的全部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擁有很高的利潤率,自然可以為股東獲得長期超額的收益。當然,這種高毛利率的持續性,又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高毛利率,只能說明此刻企業在為股東創造不錯的回報。

提高ROE第二種方法就是提高資本週轉率。這一點其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薄利多銷。也許企業本身業務的利潤率不高,但一旦薄利多銷,大量進貨,大量出貨,提高週轉,企業的資本回報率也會隨之提高。這是很多零售業的模式,例如沃爾瑪等,例如很多超市商店的過季打折促銷,都是在努力的提高資本週轉率,通過低價促銷快速的回籠資金,並且利用資金再度鋪貨,又循環地做大銷售,根據這個模式,銷售速度越快,利潤總額會源源不斷增加,哪怕利潤率再低,整體的資產回報率還是會不錯。當然,如果低價促銷後,再度大量囤貨,而後突然銷售不暢,存貨積壓,那麼企業風險就會暴露。這種高週轉提高ROE的模式,這兩年的房地產企業頗有打這種戰略的勢頭---瘋狂拿地,快速起樓,提高週轉,資金回籠後繼續瘋狂拿地。

第三種模式,也是很具有爭議性的,就是提高財務槓桿比率。一般比喻為華爾街模式。可以想象一下,投行做一筆債券交易,收益為1%,那簡直太低了。那如果用了20倍槓桿呢?那就是20%的收益!對於你的資本金來說,你的收益率提高了20倍!簡直是神器。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樣,本身只能生產10份商品,賺取1份利潤,而運用十倍槓桿擴大生產,那麼就能生產100份商品,賺取10份利潤,資本回報率提升10倍!然而風險也不必說了,一旦交易方向做反,企業行業景氣度下降,產品降價,那帶來的殺傷力也是十倍,二十倍,可以直接導致企業破產。

從上面的三種模式中可以看出,雖然你同樣拿到一張財務報表,看到許許多多企業有著同樣的ROE。但背後代表的,卻是千千萬萬企業不同的經營模式,跟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