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晝夜溫差較大,天氣由熱轉涼,由溼轉燥,冷暖多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秋季養生的心得

1.秋補之前先排“溼毒”

隨著暑熱消失,秋涼來臨,人體脾胃氣機從溼困到舒展,食慾、食量增加,開始“貼秋膘”進補,但是進補之前需要先清除暑熱在體內留下的“溼濁之氣”,即排毒!

那如何排毒呢?

魚腥草秋梨湯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材料:魚腥草一大把(幹、鮮都可以),梨一個、冰糖適量

做法:梨切大塊,去核,鍋中先放水燉梨。梨燉軟之後,把冰糖、魚腥草放進去,大火煮開以後,等兩分鐘,馬上關火,把湯、梨盛出來就可以吃了。

備註:魚腥草也叫折耳根,是天然的消炎藥,魚腥草加梨、冰糖一起燉,既能清熱,又能滋陰,最適合立秋時節喝。有患者感冒後一直可是不止,與體內溼毒未清除有關,可試試這個食譜。

刮痧膀胱經

刮痧能快速把沉積在血管壁的垃圾排出體外,淨化血液。膀胱經掌管著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經通暢之後,淤積的毒素會有個出口排洩,體內會乾淨很多。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備註:膀胱經一般是從上往下刮。刮的時候,可以把後背分成上、中、下三段,先刮上段,再刮中段、下段。

2.秋季如何“補”

秋季,由於陰昇陽降,所以氣候由炎熱轉為寒涼,氣溫的下降雖較冬季緩慢,但其溫差變化較大。由於乾溼狀況的差異,不同地區會出現陰涼多雨,或乾燥涼爽的氣象狀況,但秋季的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乾燥。

故秋季進補需注意以下三點:

防寒:1、適宜進補,吃溫性而不傷胃的食品,如麵粉、羊肉、狗肉、扁豆、南瓜、胡蘿蔔、荔枝、龍眼、桃子、桔子、芒果、桂圓、紅糖、茴香;2、同時適時增衣保暖

防燥:1、吃油性而不滑腸的食品,如 花生、核桃、松子、芝麻;2、多飲水

防變:“薄衣禦寒”,“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銀耳紅棗汁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食材:幹銀耳2克,紅棗10克,板栗肉30克,冰糖、芝麻油各適量。

做法:(1)將銀耳、紅棗用水浸泡,發好後備用;(2)將銀耳置碗中,放入冰糖,蒸10分鐘後,倒入盤中,保留湯汁;(3)鍋內芝麻油燒熱,加入板栗肉、紅棗略炒,加適量水,待收汁後,再拌入銀耳即可。

備註: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健脾補腎。

紅棗糯米藕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食材:蓮藕100克,糯米20克,紅棗10克,紅糖、冰糖、桂花、蜂蜜適量。

做法:(1)糯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2)蓮藕去皮後切去一頭,將泡好的糯米塞入孔中,用筷子輔助壓實,再將切下的部分蓋上用牙籤固定;(3)將灌好糯米的蓮藕放入鍋中,注入清水淹過蓮藕,再加入紅糖和紅棗,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半小時,再放入冰糖續煮15分鐘;(4)將煮好的糯米藕撈出稍晾涼後,切片裝盤,最後淋上桂花蜂蜜即可。

備註:清熱潤燥、益氣補虛、養顏美容、化痰止咳

3.調暢情志,保持良好心態

秋天是肅殺的季節,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常會讓人在心中引起消沉、淒涼、憂愁、悲傷之感,易產生抑鬱情緒,故秋季抑鬱症多了,精神病犯了, 血壓高了,冠心病發作了。。。。

那怎麼辦呢

1.順應天時: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2.中醫情志相勝:悲傷肺,喜勝悲,保持良好心態,到有陽光的地方去,

到人多的地方去, 到有笑聲的地方去,每天都開開心心。

3.跑步:有研究者認為,跑步對許多消沉者似乎是合理的藥方。大多數沮

喪者是因為缺乏運動,而跑步是有氧運動,除了活動肌肉外,也能加強心、

肺和循環系統的功能。同時,跑步還分散了注意力,原本因沮喪引起的不

適就被忽略了。

注意:秋冬的運動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跑步應選擇慢跑,只為興趣而跑,要量力而行,以周身微汗為宜,忌大汗淋漓,這樣才跑得快樂,跑得健康。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清風計劃# 多事之秋話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