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大概率有所下滑。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也一併陷入寒冬,部分企業開始停薪留職。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你是否為未知的未來,做足準備?你是否略顯無奈,但也無可奈何?你是否第一次覺得假期太長,原來不是一件好事?而更現實的問題是,如果公司停薪留職了,你的存款還能撐多久?

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或許這次疫情帶給年輕人的意義,不僅在於健康防護、敬畏生命,還有你要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居家隔離的這段日子,我反思了過往的點點滴滴,今日撰寫此文,除了想和大家分享個人感悟,也希望本文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時刻提醒我節制消費,更認真的生活,並學會為未來做準備。

遠離消費主義陷阱

全世界最經典的營銷案例,莫過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鑽石作為上世紀最成功的營銷案例,成功演繹了,鑽石作為是一種既沒有工業價值,儲存量還大得驚人的石頭,通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瘋狂營銷,最終在全世界的女人心中植入了鑽石=愛情的概念。

洗腦式的廣告,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理念植入,從而綁架審美。

將商品和抽象的概念綁定在一起,強行邏輯,以知識的形式,植入到人們的大腦,最後讓你心甘情願的為這些概念買單。

學會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比如,你現在刷一下短視頻,可以讓你擁有即時的、短暫的快樂。但你把這個時間用來學習,你會實現更長遠的目標。

可惜的是未來是飄渺的,而當下的快樂是更顯而易見、唾手可得的。商家和媒體都喜歡專門研究怎麼讓用戶更加沉浸在短暫的快樂。

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如今短視頻App大行其道,有人一天就可以刷上好幾個小時,這其實就是聰明的平臺利用了我們的弱點,留住了用戶時長,殺死了你的時間。

商家也同樣會利用我們的弱點,在廣告中直接以產品結果為導向,而忽略產品使用過程。

好像,你辦了健身卡就瘦了,買了Kindle就博學了,到頭來,卡基本沒怎麼用過,Kindle用來蓋起了泡麵。

便宜貨越買越窮

當商品實際價格低於參考價格時,你心理上就會覺得這次交易是划算的。

仔細觀察每次消費心理狀態,你是不是總是要貨比三家。

你會事先錨定了一個心理價位,一旦這個商品價格低於你的預期,即使是你可能並不需要它,在交易效用的暗示下,你也會忍不住要買。

例如,5000元的包打折到4500元,低於你心中的錨定價格,你就容易忍不住剁手,可能這個包根本不值4500元,但打折所產生的交易效用卻給了購買者快樂。

不被身份認同綁架

做符合自己身份的消費

真正決定你身份的,並不是你花了多少錢,而是你的賬戶裡存了多少錢。

消費主義的本質是消費的商品不再是其使用價值,而是其符號價值。消費主義不僅定義精緻和愛情,還想要定義我們是誰。你消費什麼產品就代表你是什麼人。

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例如,你買黑色圓領T恤來穿和喬布斯買黑色圓領T恤來穿,能是一回事麼?你穿了黑色圓領T恤就代表你離富豪階層更近了麼?不能吧。

同樣,你購置大量不符合自身身份的奢侈品,也證明不了你就是富豪。

結語

本次疫情彷彿像一個黑天鵝事件,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人措不及防。

潮水褪去,全是裸泳的人。被消費主義掏空後,面對現實的鐵拳,你突然發現,中產原來是不堪一擊的美夢。如今你更多地應該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1、 不要做超過自己能力的消費。

2、 不要輕易負債,切記每使用一筆消費貸款,就在透支你未來的抗風險能力。

3、 做好資產配比,建立理財意識。不論收入多少都要做資金規劃。

第一批90後30歲,而立之年,你有多少存款?

僅以此文,獻給自己和那些和我一樣具有“無產中產階級”屬性,並痛定思痛、發憤圖強的朋友們。

(全文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