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待轉基因的態度,看民眾科學素養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至今已二十幾年。美國及南美成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毫無疑問,美國在轉基因研究開發方面占主導地位。雖然各大國也在研究,但相對美國,還是有差距的。美國大豆和玉米90%以上都是轉基因品種,其中一多半出口,中國是真主要出口國之一。同時,在美國國內,轉基因大豆玉米廣泛用於工業、食品加工、養殖業。據稱,70%以上美國食品與轉基因有關聯。

同時,一股反轉基勢力也在美國興起。反轉人士街頭遊行反對轉基食食品。但並未影響美國轉基因作物的推廣。

隨著每年近億噸的美國轉基因糧食進口,轉基因食品也滲透到國人餐桌。雖然我國進口美豆只用於榨油和飼料,禁止原料直接銷售,但反轉的聲音逐漸響起。在崔方之爭之前,公眾對轉基因的瞭解甚少,自然也沒有轉基因食品有害的說法。但在崔永元和方舟子轉基因爭鬥之後,兩陣營鬥爭愈演愈烈。國內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產生了恐慌心理,甚至到了談轉色變的程度。轉基因食品致癌,轉基因食品致不育,轉基因是美國亡我中華的武器,等等說法坊間網上盛傳。科普專家被認為是到益集團。海內外幾位反轉鬥士,更是不時發佈一些反轉消息,更是讓民眾極度恐慌。對國家公信力受到很大沖擊。農業部專家及一些官媒,雖加強對轉基因的正面宣傳,但收效甚微。誰挺轉,誰就是公敵。

原因很清楚。一方面,食品安全形勢嚴峻,反轉宣傳,更是雪上加霜。致癌、致不育的說法,更加重了人們的擔憂心理。另一方面,就是我國的科學素養水平需要提高。有關部門公佈,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指數只有6.2%。民眾樂於接受負面消息,寧信其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飽已不成問題,下一步主要考慮怎麼吃好。對綠色有機食品的追求勝過以往任何時期。但普通民眾缺乏足夠的科學常識和科學思維方式,偏信一些網上消息和負面宣傳。

既然國民素養不高,科普必須跟上。轉基因技術在高中生物就學過。理科學歷較高的人群,尤其是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科技人員,是挺轉人群。這些人應承擔起科普的義務。國家最近也聯合幾大部門開展講座和一系列活動,開展科普活動。

隨著科普的推廣,公眾的科學素養會逐漸提高。偏信盲從的人群會慢慢變小。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

(此文只是本人的個人看法,不同看法歡迎文明發表。謝絕不文明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