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BAA于1946成立,经过两个赛季的运行方向却跑偏了,非但没有走上高大上的方向,联盟发展每况愈下。联赛规模和门票收入锐减,财政亏损严重,已经到了无以为继、不变即死的地步。在此危难之际,时任BAA的第一任总裁莫里斯·波多洛夫决定要搞点事情了,头脑精明的莫里斯·波多洛夫使用了两种手段,一个是“策反”,一个“挖墙角”,莫里斯·波多洛夫策反的对象便是与与BAA分庭抗礼的NBL,为此波多洛夫顶住了BAA内部贵族集团的压力,决定无论城市大小和球队贫富,只要愿意加入,一律通吃,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准入门槛,大家一起来搞事情,先求发展,把蛋糕给做大。

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波多洛夫巧舌如簧,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湖人老板都怀疑人生了,成功的“策反”了湖人队,将身处于NBL联盟的湖人队带入了BAA,同时也把福特韦恩活塞、罗切斯特皇家、印第安纳波利斯喷气机带入了BAA。BAA的球队集中于大城市,拥有全美最好的比赛场馆,而NBL联盟的球队虽然集中于中西部的小城市,却拥有最好的球员。BAA通过挖对方超级球星(不得不说BAA挖墙角的功夫可是一绝)将最好的球员带到媒体最多的大城市,媒体关注度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这种“策反”与“挖墙角”的手段相结合,是NBA战无不胜的法宝。通过波多洛夫的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BAA的球队来到了12支,这次大规模扩军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且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性意义。为了表彰波多洛夫的突出贡献,NBA此后将年度最有价值球员奖的奖杯命名为莫里斯-波多洛夫杯(常规赛MVP)就是它。

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尽管新加入的4支球队栖身于中小城市,但他们却不乏明星级球员,BAA一下子变得星光四射。不过就当时来看,对BAA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带着近视眼镜,看起来像是一位柔弱书生的传奇中锋乔治·麦肯。之前在NBL的那个赛季,麦肯在吉姆·波拉德的辅弼下率湖人打遍联盟无敌手,轻而易举地揽获总冠军。令人震惊的是,湖人在整个季后赛竟然只输了两场球,麦肯则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常规赛场均21.3分傲视群雄,季后赛场均24.4分也是联盟最高,当时的麦肯在联盟里如同“独孤求败”。

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来到BAA后,麦肯迅速成为联盟中心和商业卖点,BAA开始了造星计划,把麦肯当做是联盟的招牌和脸面。即便是湖人队客场作战,也会有大堆球迷竞相买票,他们只为看那个“球场怪物”一眼。一个最生动的例子是:有一次湖人队客场挑战尼克斯队,麦迪逊花园广场的宣传海报上竟赫然写着“乔治·麦肯VS尼克斯队”。2.08米的身高鹤立鸡群,左右开弓进攻技巧纯熟,原来篮球还可以这么打,球场上麦肯根本就是个无解BUG,他的表现彻底的刷新了人们的三观,以及对篮球的认知。那个赛季麦肯场均轰下28.3分,雄踞联盟得分榜首席,他的得分几乎占了湖人全队总得分的三分之一。。

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总决赛。

1948-49赛季的季后赛赛制改革,也开始向如今的赛制靠拢。BAA高层废除了此前东西部交叉对抗的赛制,改以东西部各前四名进入季后赛,然后第一VS第四,第二VS第三,大致相当于如今从分区半决赛开始的季后赛。湖人首轮以2-0战胜牡鹿,与西部头名皇家相遇于西部决赛。此时,湖人强大的战斗力才得以显现,以2-0淘汰皇家,史上第一次杀入NBA总决赛,对阵由雷德-奥尔巴赫执教的国会。在这个7局4胜制的系列赛中,湖人队很快就取得3:0领先,拿到了赛点。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湖人队离总冠军只差1场胜利之际,麦肯却因腕伤缺战,国会队抓住机会扳回一场。第5战,麦肯眼见情况不对,遂决定打着石膏上阵,并勇砍22分,但国会队也从第4战中收获了信心,再胜一场,将总比分追成2:3,局面重新变得扑朔迷离。好在回到主场的湖人队重整旗鼓,再也没给对手机会,以77:56狂屠国会队,4:2问鼎。季后赛10场比赛,麦肯场均生砍30.3分,一时无两。

NBA时间简史之1948-1949

毫无疑问,麦肯的到来在BAA掀起了一场势头汹涌的革命,从此篮球运动开始向高大化延展,被挖了墙角的NBL逐渐走向消亡,而且,麦肯携湖人队拉开了统治联盟的序曲,历史上第一支王朝球队已经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