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致敬古代的科技女杰

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历史人物,值得我们敬仰。特别是由于中国古代妇女受封建礼仪禁锢,参加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受到限制,想在科技方面取得成就更尤为其难。但依然有一些女性勇敢的冲破封建藩篱,为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彪炳于科技史上的“巾帼女杰”。

“养蚕制衣始祖”嫘祖

妇女节:致敬古代的科技女杰

嫘祖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轩辕黄帝的元妃。其事迹见于《史记》、《山海经》等众多古籍。《通鉴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她是中国养蚕业和蚕丝制衣发明人,史称“嫘祖始蚕”。

远古先民没有布衣,只能以树叶蔽体。嫘祖集中民间智慧,发明了蚕丝制绢。她作为黄帝元妃,指导百姓种桑养蚕,抽丝制绢,制作衣服。从而使先民及后世脱离原始蒙昧,穿布帛之衣,走上文明之途。她还和黄帝一起,带领百姓开拓草莽,种植庄稼,创造出男耕女织的华夏文明。嫘祖也因此被后世奉为蚕神和人文女祖。

“布业始祖”黄道婆

妇女节:致敬古代的科技女杰

黄道婆(1245年—1330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清代时被尊为布业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不堪受婆家虐待而出逃到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在黎族地区生8活了将近30年。她在此间刻苦学习当地先进的纺织技术,不断总结摸索,并融合黎汉两族纺织技术之长,逐浙成长为技艺精湛棉纺织家。

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黄道婆从崖州返回故乡松江府乌泥泾镇。她积极改造当地的旧纺车,创造出赶、弹、纺、织的先进棉纺工具,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她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的先进织造技术,热心传授给织工。在她的带动下,松江府生产出的棉织品色泽鲜艳,质量上乘,受到顾客喜爱。松江府遂成为全国棉织业中心,历百年而不衰,被称“衣被天下”。

女灸学家鲍姑

妇女节:致敬古代的科技女杰

鲍姑(约公元309-343年),名潜光,晋代著名炼丹术家,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鲍姑自幼从其父鲍靓习炼丹和医术,成年后嫁著名医学家葛洪,一起炼丹制药和行医于广东罗浮山一带。鲍姑医术精湛,尤精通艾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而闻名于时。她以越秀山脚下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

除此之外,鲍姑还是最早应用种痘术的医者之一。她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采用简便种痘术预防天花,并且记录了天花的病状过程。

鲍姑的灸法经验主要记载在葛洪的《肘后要急方》内。全书记有灸方99条。较详明的记述灸法的作用、疗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丰富了中医学的灸法内容,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

名字被小行星命名的王贞仪

妇女节:致敬古代的科技女杰

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清代安徽天长人,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数学家。

王贞仪一生仅活了29岁,却如彗星一闪,留下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她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爱好自然科学,在当时重文轻理的社会氛围中,孜孜不倦的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著述。著作达64卷之多。她在天文学方面的著作《月食解》、《星象图释》等,数学方面的著作《西洋筹算增删》、《象数窥余》等,都达到同时代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清稿史《烈女一》载: “贞仪通天算之学,能测星象,旁及壬遁,且知医。”

尽管王贞仪在中国史籍上记载不多,但却被世界科学界推崇。2000年,为了纪念王贞仪的科学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代号43259的小行星,命名为Wang Zhenyi。王贞仪堪称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科学家。

(作者嵇立平为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