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 武汉,一名16岁的中学生写给患者的公开信

在武汉,一名16岁的中学生在写给患者的公开信中,表达了对患者的鼓励和对医生家人的牵挂,以及战胜疫情的信心。

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

陈琪方的妈妈刘凡是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

已经有19年党龄的刘凡在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主动承担起一线临床救治工作。

刘凡医生所在的风湿免疫科改形成了疑似患儿的隔离病房。她负责的这一层收治了19个患儿,最大的1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5名医生和15名护士在这里24小时日夜守护。她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是母亲,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她还写道“众志成城,你的背后有多少人坚持,你的身后有多少人为你加油鼓劲!”

在没看到陈琪方时,我一向来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可以写出这么温柔又充满力量的文字,当看到她时,想不到她只是一个只有16岁的高中女孩。

她温柔恬静、却又乐观坚强,略显稚嫩的脸上又多了些许刚毅与自信!

难怪许多网友,看了她写给患者的公开信之后,都称赞她:“文笔颜值都在线,别人家的孩子……”。

方方之所以写这封公开信,是因为她的家深处武汉“重灾区”,关于疫情也有着切身的体会,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医务人员家属,因为,她的外公与妈妈都参与了这次疫情防控,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刘凡女儿陈琪方:我妈妈其实是个抵抗力特别低的人,她给儿童看病时,自己都能感着冒回来。

琪方的外公刘敦礼本年73岁,是长江医院退休后返聘的老专家,一位工作了52年的内科医生。疫情当前,许多年轻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刘敦礼选择坚守在医院的全科门诊,他说这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

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凡:我觉得最多的是受到父亲的感染,他对我的鼓舞让我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动力。

外公和妈妈的坚强与勇敢给了琪方信心,她也希望自己写给家人的文字同样可以带给更多人温暖。

刘凡女儿陈琪方:在我的世界里面,我的妈妈和我的外公是很行的。我把他们借给患者,他们能顶起我这个家,那同样就可以顶起你们患者的这片天。我发了这篇文章之后,许多人说加油、加油,那一瞬间觉得,这个年挺暖和的。

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陈琪方:音乐,我觉得它是最直观的感受,从听觉上面就直观地去激励你。我觉得它比文字更有力量一些,所以我也想把这些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医护人员、患者、志愿者、老百姓们,全部的人共同地期待着光明的出现。

目前,琪方妈妈刘凡工作的武汉儿童医院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在隔离病房坚守的一个多月,刘凡更加珍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武汉儿童医院医生刘凡:宁愿世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通过这个事情对我们自己的岗位有更深的感情,它是我们生命意义的一个承载。要感谢这个岗位,因为它给了我机会去真正地可以帮助别人。我可以看到他们的康复,我才觉得生命有意义。

刘凡女儿陈琪方:加油,我的超人妈妈。

要记得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归来如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