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最近在朋友圈是刷爆了屏,不同于以往的娱乐新闻(例如谁谁逃税谁谁在一起了),更多的人转载是因为心中的那一份自豪,一份来自于国家的自豪,发自于内心而不是因为想显摆自己有多跟得上潮流。
那么港珠澳大桥从开始谋划到最终建成的15年中,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幕后的英雄。
林 鸣,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1981年5月入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相信很多网友都从新闻了解过林总工程师,这里我就不再多做介绍。
同济学者马险峰:由于隧桥转换需要建设人工岛,经过探讨建设团队决定用挤密砂桩这种方式,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钢筒打入淤泥并深入至20余米后其围合的地基如何加固,再者就是如何解决异常软弱的海底地基的稳定和沉降问题。正是马险峰带领其团队在“外海厚软基桥隧转换人工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中的研究成果支撑了挤密砂桩的技术难题,其团队的实验结果也成为了桥梁建设重要参考数据。
袁勇: 沉管隧道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快速实用计算方法研究、多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快速分析方法、沉管隧道减震控制技术、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模拟技术……千百次的实验,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最终,袁勇团队拿出了“海外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抗震方案。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抗震方案。
丁文其和他的团队承担了“沉管隧道接头张开位移量控制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黄宏伟、张冬梅团队承担了开挖方案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工作
由于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深埋外海海底,其长度和埋置深度达到世界上目前最长、最深的规模,为了确保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部门委托同济大学承担其设计文件的复核、审查,并完成相应的关键技术科研任务。徐伟团队承担了这项科研任务,同济的院士孙钧担任了这项科研任务的指导工作。林鸣也说过,“每次看到同济大学的老院士们坐在那里,我的心里就定定的。”
以上是港珠澳大桥关键技术以及难点的技术提供或者是指导人员,当然港珠澳大桥的科研力量绝不止这些人,以上只是其中同济大学的力量而已。确实同济大学在港珠澳大桥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孙钧院士在年过九旬的情况下仍然多次亲临港珠澳大桥现场勘察,给出的指导也很详细,面面俱到,其面对科研的态度,以科研报国的心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的同济力量还有:吴洪,同济大学1999届建筑工程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澳门)
柯家满, 同济大学1987级桥梁工程,港珠澳大桥观景山至香港口岸段设计经理
张世军,同济大学1984年道桥系,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部长
张顺善,同济大学1987届桥梁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副部长
吴清发,同济大学1988届地下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主管
李志宏,同济大学2008届桥梁博士,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主管
刘吉柱,同济大学1983年道桥系,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副总工程师
钟辉红,同济大学2002届地下系博士,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副总工程师
柴瑞,同济大学1990届桥梁系,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副总工程师
王彦林,同济大学1995届地下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副主任
集桥梁,岛屿,隧道于一身的港珠澳大桥可以称得上世界的新七大奇迹之一,在这个工程中体现的是中国的国力的强生,科研人员克服困难的毅力,面对外国(荷兰)团队的漫天要价咨询费以及对中国人的傲慢展现了中国的智慧,替我们所有人出了狠狠一口气,用行动打无礼者的脸。
不仅仅是同济大学,还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等等都为港珠澳大桥贡献了重要的科研力量,这是我们中国科研的一次团结的力量,展现的是教育的力量。让国人发自内心的自豪。
这是小编唯一一次被刷屏刷的心服口服的一次,也是唯一的跟风的一次。
閱讀更多 今晚打丨tigers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