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12年我從模具行業直接轉到自動化行業,做一名機械設計師,我進入的公司也是新轉型公司,之前是做模具的,後來看到醫療自動化行業前景比較好也就轉型了。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轉行後我的基本工資是5000/月;主要任務是做自動化設計,其實仿造別人的設備,繪製一下3D而已。

我知道既然是轉行就必須要忍耐,要努力學習,因為你沒有經驗,沒有做過非標設備,因為你對這個新的工作沒有一點認知;

面試可以糊弄過去,但是實際工作必須要認真對待,不然你很難轉行成功,一般的小公司是不會培養員工的。

我心態調整好久去上班了,前一個星期是仿造設備繪製3D,任務雖然重但是對於我使用過2年的SolidWorks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我白天繪製3D,晚上學習非標設備資料,看很多的資料,有氣動選型資料、傳感器資料、機械結構資料等等!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每天重複著工作,堅持了1個月,把幾臺設備3D都繪製完成了;再第2月工作情況發生了變化,需要選型,需要計算,需要做實驗,需要整理BOM清單等等;

對於這些新鮮的工作內容,我一時間不知道從何下手去做。我試著去請教別人,但是做機械的就我1個,做電器也就一個。

我開始百度資料,我找到了米思米,我看到了很多零件是都是標準件,可以直接選用;但是當後來採購的時候,發現價格非常的貴,根本不是小公司能夠接受的!第2月我的工資被降到了4000塊,心情特別難受!但是我必須得學會忍耐,必須學會堅持,不然很難達到目的!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我艱難的熬過了半年,我覺得我基本的工作任務都知道怎麼去做,如何去做,但是在機械設計這點缺少經驗,腦袋變得非常空洞,不知道怎麼去設計,不知道怎麼去改進,不知道怎麼去 構思機械結構,更不用去說如何實現整個設備的佈局策劃了!

第一條線有貼標、加藥、烘乾、組裝、抽真空、包裝、離心等設備;公司開會決定先要自己把加藥、烘乾、抽真空、組裝等主要工藝優化。

仿造別人設備出現的了問題,我不知道怎麼處理,我不想就這樣的離開這樣的學習的機會,我在公司開例會的時候說:“我現在能力不行,但是請給我一段時間,我相信我可以勝任的”. 結果公司還是願意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

我開始關注行業內的設備,同行的視頻,開始研究思考別人的設備,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是什麼目的,結果是什麼。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我發現了烘乾的問題,我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收集資料,尋找符合醫療行業的保溫材料,重新設計加熱內部循環結構,申請採購部分零件進行試驗,公司領導很爽快的答應了。試驗的結果很好證明了的我方案。

保證了100個出口的流量以及溫度,解決了之前的加熱烘乾不均問題。

整條生產線的工序流程,還有主要工藝生產要求,瞭解清楚後,我們開始收集設備問題、總結問題、處理問題,整線從現在我的角度去想,根本就不符合生產要求!

但是當時我們什麼都不懂,初入醫療行業,做醫療器械的設備,我們連醫療器械產品分類都不懂;我們把所有的問題收集到了,整天就是想怎麼去解決現有的問題,天天這樣;

後來我知道整個項目是2條生存線,第一條生產線是購買別人的設備進行仿製,第二條生產線是自己能夠完成整線,整個項目週期是12個月;

項目出現了大問題,因為產品出現的問題, 導致振動盤供料不足,合格率非常低,成功率大約80%,一時之間我們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我們聯繫振動盤供應商過來幫助處理,但是誰都無法保證合格率,因為產品尺寸問題不容易辨別方向,產量要求也高12000/h!我也忘記了是誰想的辦法,使用傳感器去檢測,然後再進行剔除。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從什麼都不懂開始,學習機械結構設計、氣動元件、電器元件選型應用以及瞭解相關原理圖的應用我用整整2年的時間,才能勉強能夠勝任這設計的職位,期間的艱辛無法言語;

我在14年開始報考學歷,提升自己,因為我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理論知識根本不瞭解!這個社會比你努力10倍的人一樣在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永遠會被別人替代!

原來的醫療器械生產線,市場基本飽和,公司生存都很艱辛,公司不想就這樣的垮下去,銷售的人員開始拓展醫療器械產品,公司又開始進入新的醫療器械產品的產線,定位為中高端生產線。

相關元件選型都是國外的大品牌,公司開始申請設備專利、設備CE認證,ISO90001認證、開展會等等,公司步入新的臺階,我沒有選擇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因為我不想被替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還不行,我開始百度行業相關標準,設計規範流程,下載很多設備視頻,下載很多3D設備資料。

我去看了很多次展會,瞭解很多其它行業的自動化設備,瞭解了很多電控、氣動的產品還有很多廠家,我覺得自己眼界突然的開闊了。我去看了很多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廠家。

我覺得我不應該去看,我想起了一句話“眼不見為靜”,他們生產廠家生產的環境,使用的設備,以及質控環節,都很差;看了以後我自己都不想使用這樣的醫療器械產品。當然國內也有好的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廠家,但是畢竟那是少數!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不知不覺我已經忍耐了4年,我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學到了好多知識,我有別人所不有的經歷,我有別人所不有的耐心,我知道我自己已經完全可以勝任完成1整套設備;

4年的時間在公司裡過失太多太多,數也不數不清楚,不敢提有什麼貢獻,都是自身的缺陷。十年學藝潛心修志啊!前4年內心不敢有爭執,努力的學習技術,求得是作為生存的依靠,這樣才學到了點生存的技能。

又2年內心過多的爭執,不想依賴別人而生存,努力尋求的是開闊眼界,不願混混沌沌的度日。

再4年內心不想去爭執,這樣才慢慢的沉澱內心。記得第一次吳工面試的時候,記得第一次被降工資的時候,內心潮起潮落啊!記得王總曾經點醒的話語,記得王總慷慨解囊,內心萬分感激啊!

記得趙工的談論,內心難過無比啊!記得李工教誨,內心醒悟清明啊!歷經種種人情事故,才能促使成長;做人做事的道理太多了,有人說這是對,有人說這是錯,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僅僅靠自己的生命中的日常經歷積累的經驗,然後在自己內心中反覆掙扎自相矛盾,不停的否定,不停的確定,週而復始,有時想想也是多麼可笑啊!如同大夢一場卻不知自己是清醒呢?還是在夢中呢?

同行分享,一個在非標自動化行業磨鍊4年的成長經歷和頗多感觸

寸長尺短因人各異,莊子有大智說:‘人各有自己的智力圈,智力不是無限的,圈外的知識是自己沒法瞭解的;所謂求知,世人誤認為就是越圈探求不瞭解的知識,而不是深入瞭解圈內的知識,認真運用圈內的知識;羨慕、憧憬、追求自己圈外的,小看自己智力圈內的’。

又說:‘人各有自己的愛好圈,愛好不是無限的,圈外的事物是自己無法愛好的;所謂批評,世人誤認為就是越圈指責不愛好的事物,而不是深入檢查圈內的事物,認真批判圈內的事物;藐視,厭棄,責難自己愛好圈外的,珍視自己愛好圈內的’。

仔細回憶道理是的是這樣啊!從初到現在設計的設備沒有不出現問題的,出現問題的應該改進的又找不到方法,找到方法的卻又沒有時間去驗證,應該驗證的卻又沒有實行;

今天努力解決一個問題,明天又出現問題,反反覆覆做了什麼,解決了什麼,挖空了心思想破了腦袋,搞的精疲力盡,可惜都是徒勞!左想右想這是什麼緣故啊?想的頭昏腦漲一時間就是想不到為什麼會這樣;

突然有一天好像什麼都理解了,心裡好興奮啊,於是我趕緊把它記錄下來寫道‘是你自己根本不瞭解;

是你自己根本不懂的;是你自己自以為是,你本來就很愚蠢,;你總是先看到別人的問題,而不注重自己的問題;

你總是犯些低級的錯誤,而不注重改正;你不是一條大魚不適合在大海里成長,你是一條小魚只適合在小河裡遊蕩,大海看不到波浪,小河迷失不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