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城投與地方政府關係更緊密

—— 引言 ——

困難時刻,疫情防控,保障社會運轉,穩定經濟增長,城投必定重擔在身,城投信仰依然堅挺。

本次抗疫,城投人無處不在,為疫情防控、社會穩定與城市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城投作為政府城市運營職能的有效補充,彰顯了獨特優勢,兩者關係再度緊密。

1、穩定經濟增長,城投重擔在身

經濟穩增長,城投勇擔當。2020註定是基建大年,補短板是基建領域中的重點。2月12日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其中提出:要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由於疫情的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在疫情對經濟的重壓之下,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經濟情況不容樂觀,各界開始等待疫情過後的提振經濟計劃,在這類由政府主導的提振經濟計劃中,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重要的板塊,過去幾次“基建潮”都為拉動經濟發展、託底經濟增速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我國的城鎮化率剛剛突破60%,在基建擴容上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間,基於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和鄉村振興領域的基建投資依然是託底經濟增長的合理舉措。這就為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寬鬆預期,隨著基建的開動,城投必定重擔在身,平臺發展將迎來一個新的轉型良機。

疫情,讓城投與地方政府關係更緊密

2、全民戰“疫”城投公益屬性價值凸顯

城投,兼具社會責任的公益屬性與企業運轉的市場屬性。作為最接近政府職能的國有企業,在疫情發生後,各地平臺公司紛紛扛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連同政府部門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政企的邊界再次模糊,政企的關係再度緊密。據瞭解,山東、江蘇等省份城投平臺在1月30日左右就提前開工,以維持城市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轉,協助政府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由於許多城市基礎設施的運維工作都屬於城投平臺的職能範疇,在疫情防控期間,平臺公司的工作壓力也顯得比較突出。

政府的工作受到許多法規文件的限制,即使在突發公共事件時,仍然有一些必經的程序,在流程性事務上的效率無法與企業來相比。因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涉及審批的緊急採購、應急工程的重擔,就落到了城投平臺的身上,城投與地方政府形成了完美的互補與融合,加上疫情穩定後還需要很多後續工作,城投公益屬性價值凸顯。

3、積極保障城市運轉,城投勇擔責任

勇擔社會責任,奮戰抗疫工作,城投不可或缺。如今,疫情管理已深入基層,光靠基層公務員的力量早已不夠。而城投等國有企業作為有效補充力量,投入到一線工作中去,不僅深入基層工作,還需要協調物資運送、後勤保障、全面消毒等一系列工作。

一些地區的交投公司需要保障城市交通的暢通,需要加強對公共交通行業的監督管理以及消毒工作,並配合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對返程人員進行排查管理,進一步加強疫情的防控力度。一部分有物流產業的交投公司,還需要保障物資運輸的暢通,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主要職能在城市管理的城投,面對的任務則更重一些。一方面需要對在建工程以及建築工地的人員、消毒進行管理。另一方面還需要配合政府基層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工作;一些地區依託城投公司建立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的,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通過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對人口流動、公共管理進行進一步的工作,防止疫情再度蔓延;醫療廢物處理也是一項危險而繁重的工作。“對涉疫醫療廢物必須進行專車專送,在保障全市醫療廢物運力的同時,必須對疫情產生醫療廢物進行日產日清;儘可能減少接觸人員,避免自身受到感染”一位負責醫療廢物處理的城投人如是說。

在疫情防控中,或許我們能發現城投平臺的另一面,即使制度多次改革,但平臺仍然是政府開展城市運營工作的核心力量之一。

疫情,讓城投與地方政府關係更緊密

4、穩定經濟增長,城投重擔在身

雖然許多城投平臺已經“脫帽”,不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但仍然沒有脫離公益性的職能。在國家開發銀行緊急發行疫情防控專項債後,大多通過地方城投平臺作為貸款主體的形式,將資金落實到各地方中去。例如:江西省贛州金融辦網站2月12日的一篇新聞稿稱,國開行江西省分行(擬)向贛州城投集團投放1.2億元應急貸款,用於採購防疫藥品、醫療設備、防護服等;《南陽日報》報道稱,南陽市委、市政府授權南陽投資集團作為全市統借統還主體,向國開行河南省分行申請專項應急貸款5億元,專項用於醫療救助、應急設備採購、工作經費等與疾病治療和疫情防控相關的各項用途;《遼寧日報》報道稱,1月31日遼寧交投集團以優惠利率獲得國家開發銀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貸款20億元。截至2月11日,累計到賬10億元,已完成轉貸1.6億元。再如,河南光山縣政府委託光山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文殊鄉養老院等改造擴建為定點救治醫院後,農發行信陽市分行向光山城投發放應急貸款2000萬元,支持光山版“小湯山醫院”建設。

通過近期地方城投平臺作為貸款主體,承接疫情防控應急貸款,參與疫情防控來看,這類貸款包括後續穩增長措施會使城投平臺獲得更多資源。

5、城投信仰依然堅挺

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劉昆在2月16日的《求是》雜誌發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以下簡稱“文章”)一文,文章提到:“中央財政將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要,繼續做好經費保障工作,加大對基層財政疫情防控資金調度,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結合近期地方平臺公司作為貸款主體,承接疫情防控應急貸款,參與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可以預見,疫情防控期間及後續穩增長措施會使城投平臺獲得更多資源,城投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近年來,由於不斷有平臺與政府脫鉤的傳聞,加之部分城投違約的風聲,市場上的城投信仰一度有所動搖。文章中還提到“督促指導地方做實做細並嚴格執行化債方案,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加快地方政府城投平臺公司轉型,嚴禁搞虛假化債將風險“甩鍋”。再結合考慮到疫情穩定後還需要很多後續工作,維護政府穩定、財政穩定、政府類信用穩定成為了當務之急,短期內將城投債的穩定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城投信仰必將更加堅固了。

困難時刻,方顯城投重要。疫情來襲後,城投的局面瞬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城投平臺的一切細節性問題均不再是問題,城投的本質在於運營城市、服務政府,因此轉型成功的核心標準即是是否很好的推動城市運營發展,相信疫情之後,各方將反思近年國企改革的政策措施,重新思考城投轉型的方向,不再是局部環節的小調整,而是整體佈局的頂層設計,構建更加均衡合理的政企關係。城投信仰依然堅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