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山西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覆蓋山西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政府法制訊(記者楊強 張浩)9月10日上午,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隨著全省公共法律服務“三臺融合”的實現,山西“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據瞭解,“三臺”是指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和網絡平臺。在實體平臺方面,山西建成了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5個(太原、陽泉、長治、運城、朔州),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17個,鄉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418個,實現了縣、鄉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全覆蓋。熱線平臺是在原12348法律援助熱線基礎上進行的升級改造,在原有39個坐席基礎上新增加36個,熱線坐席總容量擴充至75個,組建了由430名律師(省中心229名)組成的公共法律服務值班律師隊伍進行熱線服務。網絡平臺是指“12348山西法網”又稱山西法律服務網,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鑑定、基層法律服務、仲裁、法律服務地圖等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可在該網站查詢,民眾可通過實時、留言、智能、視頻、熱線和窗口等6種方式進行法律諮詢,55項山西司法行政審批事項可在該網站辦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鑑定、人民調解5項業務可在該網站預約申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體系建設”。2018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19年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鑑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儘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

據山西省司法廳副廳長翟新山介紹,近年來,山西省司法廳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作為推進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全面建成實體平臺、熱線平臺和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初步實現三大平臺“融合發展”。“三臺融合”的關鍵作用是促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實現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跨越轉變,使人民群眾共享全面依法治國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加持續。“三臺融合”的成功標誌著山西由司法行政機關主導、社會各部門參與,以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載體,由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公證機構、司法鑑定機構、仲裁機構、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各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組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