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在老人们讲的故事中,曾经的浴血和奋战是永不过时的旗帜,在我们的历届历史课本中,对于建国前的艰苦的动荡历史也是记录详尽。为了确保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能够代代相传,诸多书籍和影视作品也都对当时的紧迫情况进行了渲染演绎。历史虽然会渐渐离我们远去,但创造历史的英雄们,光辉永不退却,在我们建国后,对于在战争中屡立功勋的英雄们进行授衔表彰,根据在军队的职务和所立的功勋来进行衡量,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英雄——苏静。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苏静是从福建海澄县人,在年轻时曾经到境外谋生,战争爆发后,参与了家乡附近的游击队,在参加游击队的第一年就转入了中央红军的第一军团。入党后,更是成为了坚定的共产党员,忠心为党,坚韧不拔。在经历了几年的军旅生涯后,苏静展示出自己出色的能力,并且升任了当时第一军团的总参谋和科长。在后面几次反围剿的行动中,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看得出,苏静一直在成长和进步,对红军做出的贡献也不少,但是,在当时那个艰苦但人心坚定的时期,这样的履历虽然出色,却并不如何突出。按照当时的评定标准,与苏静功劳相当的众多将领要么是中校,要么是上校,其中的佼佼者也不过是评为大校而已。但原本军衔被定为大校的苏静却在最后一刻,被授予了开国将军的称号,直接授了中将衔,令人吃惊不已。难道苏静除了生平档案记录的功勋,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贡献吗?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抛开个人档案中所记录的这些革命经历,苏静的确还有许多的过人之处,长征时期是红军最艰苦的时候,徒步穿越雪山和草地,还要时刻堤防着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不敢休息,缺水少粮。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时期,苏静又一次展示出他超凡的能力——情报侦察。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在红军长征开始的时候,苏静所在的第一军团奉命行进在最前端为大部队开路,当时苏静正在第一军团的侦查部担任总参谋,于是他便成为了先头部队的先锋,第一军团和大部队所有战士安全的重担都压在他们的肩膀上。在那样严峻的情势下,侦查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行进的路线更是决定了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在重大的压力也责任下,苏静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他起早贪黑,为大部队探明路线,标注危险,每天都要画一份行进过程的路线图,再由第一军团拓印十分,分散给后方行进的部队。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事实证明,苏静的侦查对于红军长征的胜利来说,必不可少。在军情、民情、地形全部都陌生且恶劣的情况下,替部队淌过危机四伏的前方,确保了部队行进的安全。在抗战胜利后,聂荣臻元帅曾经回忆起自己记忆中的英雄,还特别提到了苏静。“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是这位元帅对苏静的评价。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除了对外侦查能力高于常人,苏静对于军队内部的变化也是了如指掌。在1983年间,国民党曾经向共产党内部派遣了一位高参,实际上是为了获取共产党的内部情报。在到达共产党内部后,这位高参总是有意无意的拉拢和套路各级八路军官员,甚至策反,很快便有一位涉及到机密密码的人员下水。但这一切都在苏静的眼中,不等这位要员泄露机密,苏静就将他秘密处决掉。随后,苏静频繁假意向高参示好,计划将其“反套路”一番。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高参还以为苏静很好对付,于是在饭桌上频频劝酒,苏静顺水推舟,说出很多不为人知的“机密”,而在半夜,这位高参向国民党电台发送消息时,苏静则拿着本子,将高参发送的频率电码逐一记下,并通过对自己故意泄露的内容进行整理,很轻易的推断出了国民党的电报密码,立下奇功。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不过,苏静对自己的这些功劳并不挂在嘴边,每次都是由十分欣赏他的上司——林彪提出。作为苏静的老上司,林彪对苏静的能力十分看重,并且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苏静最后由大校直接跳到中将,与林彪为他尽力争取也脱不开关系。

他原本应授大校军衔,但因一个特殊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

抗战是艰苦的,但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如苏静一般有勇有谋,能力超群,信念坚不可摧的战士,才有了现在我们的山河壮美,国泰民安。

文献摘自《聂荣臻回忆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