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風格特色你知道多少?漢服的三種類型瞭解一下

漢服的起源: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自傳說的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幾千年來漢民族所穿的服裝,稱為“華夏衣冠”,現代稱為“漢服”。 自炎黃時代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衣、裳概念,經過周朝的禮制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因推崇周禮制而趨向完善並普及,漢朝因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及光武中興,使漢朝的影響力到達鼎盛,漢人、漢語及“華夏衣冠”的稱謂均由此產生。

漢服的風格特色你知道多少?漢服的三種類型瞭解一下

漢服的風格與特色是怎樣的呢? 用幾個來形容的話就是:莊重、大氣、飄逸、靈動。

漢服的主要形制:

一、“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

“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等,這類屬於長衣類。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閒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漢服的風格特色你知道多少?漢服的三種類型瞭解一下

二、“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

漢服的風格特色你知道多少?漢服的三種類型瞭解一下

“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顧名思義是分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並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為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

三、“襦裙”制(襦,即短衣)

漢服的風格特色你知道多少?漢服的三種類型瞭解一下

“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頭,兩截穿衣”成了傳統女子的服飾特點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