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白瓷又称白釉瓷,各种釉上彩绘瓷器都以白瓷为基础而产生。白瓷的起源,应该上溯至商代的白陶,延至隋代,白瓷烧造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瓷器工业的迅猛发展,隋代白瓷烧造质量已有显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较白,胎体比较细密坚致,黑点较少;釉色白中微泛灰兰,不再明显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有了质的飞跃。白色护胎釉这项新工艺的使用,在个别隋代墓葬出土的白瓷器,釉色已接近纯色。“汁水莹厚如堆腊,光莹闪闪如美玉”,无疑是隋代白瓷真实的写照。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深腹白瓷杯

近年来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深入,先后在河南安阳发现相州窑、河北邢台窑、河北邢窑及河南荥阳窑。尤其以河北邢窑出土的精细白瓷为最,胎质细腻洁白,造型规整,器底除外圈底无釉外,内底心也施釉,瓷釉呈半透明性。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四系罐

这种半透明度是因为瓷胎中钾含量特别高,铁钛含量特别低,其次釉的铁钛也很低,在高温下瓷胎完全烧结,烧成后无色透明。半透明性是现代细白瓷所具备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古代瓷器在明清之前大多缺乏半透明性,隋代能够烧制半透明白瓷极为个别,产量很低,有关技术到唐代就已失传。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白瓷碟

邢窑在工艺技术上的成就被推崇为中国早期白瓷的代表,唐代时邢窑的白瓷已远销海外,在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大量邢窑的白瓷瓷片,上海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泰国出土的唐邢窑白瓷。九世纪中、晚期,邢窑白瓷的地位已与越窑青瓷并重。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壁雍砚

隋代白瓷器物类型相较于北朝也由单一的碗、罐、瓶发展到人物俑、镇墓兽、高足杯、盅、壁雍砚、双系螭把鸡首壶、螭首双把双身壶、罐、双耳扁瓶、瓶、碗、四系罐、盂数十种器形。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白瓷杯

相较于北朝在器物类型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隋代瓷器罐,器形较为秀气,一般为短颈,直口,腹部圆鼓。腹的中部有一圈粗壮的凸棱,使腹部明显分为两部分(这是由于成形先分段拉胚,再粘接,有接痕)。

2.瓷瓶、尊、壶、唾盂等器物的口部多作盘状或浅杯状,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比较斜,而南北朝同类器形口较直,杯口较深,口沿较尖。

3.隋代出现了螭首双身壶。

4.鸡首壶较北朝修长,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鸡头雄健,鸡颈粗肥。

5.器物底部为小平底,底下安一圆饼状实足,足的边棱用刀削去一周(刮棱,这是隋代白瓷独有的特点),部分器物出现浅圈足。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白瓷长颈瓶

隋代白瓷不仅在器形上有明显的变化,且开皇、仁寿及大业不同时期,白瓷的釉色和胎体特点相异:开皇初年釉色不纯正,泛青或泛黄,胎体施化妆土,大业元年以后白瓷釉色色调纯正,开始出现透光现象,如大业四年苏统师墓出土的深腹白瓷杯,杯壁最薄处仅1毫米,是迄今为止仅见的完整透影白瓷器。

隋代出土的白瓷,均随葬于大型墓葬中,墓主人身份多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开国公等当时社会上层高官贵胄,而其他一些小型隋墓,普遍出土青瓷。

唐代白瓷发展成熟并惠及百姓,得归功于隋朝的高水平白瓷

四系鸡首壶

唐代是中国白瓷工艺烧造成熟、真正普及创新的一个时代。唐代诗人皮日休《茶瓯》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烧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邢客”、“越人”皆是烧瓷高手,釉色滋润光亮,胎质洁白无瑕。工艺娴熟,或刻或剔,或印或贴或绘,内容多彩,富于变化。高层贵族需要瓷器充实自己的生活,瓷器质量得到了提高和全面普及,日常用品中的很多材料的器物被瓷器所取代。这种膨胀的需求,出现了百花齐放,各地窑口互相竞争的局面。“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内容整编自:刘呆运 赵海燕《圆似月魂坠 轻如云魄起——西安出土隋代白瓷赏析》《收藏家》2014年7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