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

“我們家可以脫貧嗎?”

“當然可以了,我已經對照脫貧的標準,你們家完全符合條件。”

“好啊,我們要脫貧了。”

這段對話發生在一個下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南社區下相屯家中病殘人口最多的貧困戶韋連壯正在跟幫扶幹部聊著要脫貧。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韋連壯的小兒子譚雲山看到有人來看他,笑得特別開心

愛美老婦的苦難人生

初見韋連壯,老人家剛從農田裡忙完農活,帽子手套圍裙全戴著,滿身泥土,還沒來得及打個招呼,就轉身進了裡屋,不一會出來了一位穿戴整潔的老太太,臉上滿是羞澀,口裡念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這剛剛乾活回來身上太髒了。”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給人一副注意形象愛乾淨的老太太形象。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韋連壯在春耕勞作

韋連壯今年63歲,作為一個沒什麼技術的農村婦女,一個人忙裡忙外,不僅要出門做各種農活,在家還要收拾做家務並照顧老小。一個是年長她12歲且患有高血壓的老伴兒,需長期服藥控制;一個是臉部有惡性腫瘤不僅毀了容,還因腫瘤擴散壓迫眼神經造成右眼失明,從此殘疾的女兒;一個是原本健康但不太聰穎,卻因意外受傷導致手部肢體殘疾的大兒子;還有一個因先天性腦癱導致重度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兒子,吃喝拉撒全由她一人負責。

2013年,大兒子結婚還生了個大胖小子,但被生活壓得喘不過來氣的韋連壯老人卻開心不起來,她一心擔心著家裡大大小小的開支,兒媳婦帶小孩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家靠大兒子廣東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甚是艱難。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韋連壯與幫扶幹部採摘自家果實

2018年初,不幸再次降臨,由於腫瘤細胞擴散,韋連壯的女兒再次進了醫院,輾轉好幾家醫院後,還是救治無效去世了。女兒的去世,給韋連壯的生活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這苦難好像一輩子都和她糾纏不清。

政府多措並舉幫扶路上各顯神通

2015年“精準扶貧”思想在環江下南鄉落地。下相屯的隊長譚正彭根據韋連壯一家的情況,引導他們遞交了貧困戶申請書,通過一系列的程序,確定了他們一家成為下南鄉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

2016年3月,下南鄉人民政府幫扶幹部莫蘭廈第一次來到韋連壯的家。第一次見到韋連壯,這個外鄉的90後小姑娘舉足無措。老人家雖然客氣,但說話眼神躲閃,愛答不理。最後,莫蘭廈第一次見面無功而返。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韋連壯與幫扶幹部採摘自家果實

碰了一次壁後莫蘭廈先是通過包村領導、包村工作組、村幹部以及隊長了解了韋連壯家的情況,用小本子細心的記錄著,仔細研究著老人家的心裡,硬著頭皮進了家門。老人沒打招呼,小姑娘叫了一句“奶奶好,我是你的幫扶聯繫你們家的幹部,我叫莫蘭廈,我這次來……”話還沒說完,老人冷冷一句“你坐吧。”突然,樓上傳來了一個人大呼小叫的聲音,著實把小姑娘嚇著了,老人家見狀,發出了逐客令“你看,他又叫我了,我現在沒時間跟你談……”第二次,莫蘭廈又遺憾的離開了。

細想之下,莫蘭廈求助單位領導。分管領導、第一書記、社區党支書、駐村第一書記,紛紛陪同這個小姑娘入戶,做家務、送慰問品爭取產業獎補資金,申請低保,辦理慢性病就診卡等,竭盡全力為韋連壯一家爭取各類政策補貼,幫助其與貧困做鬥爭。

用心用情助燃生活希望

得知韋連壯的小兒子大致病情之後,莫蘭廈一方面從網上查找資料,分析著腦癱引起的重度精神殘疾的心理狀態,一方面再次去了韋連壯家,這一次她底氣十足,看門見山“奶奶,其實你家的情況我都瞭解,我是來幫你解決問題的,雖然我不能治好雲山(韋連壯的小兒子名叫譚雲山)的病,但是我可以幫你們爭取到很多政策補貼。”

從此以後,莫蘭廈就經常往韋連壯家裡跑,村民都開玩笑說,韋連壯通過扶貧多了一個孫女,老人家話也漸漸多了起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對自己的過去毫不避諱,甚至關心起這個“孫女”的終身大事。

毛南追夢人韋連壯,用心助燃生活希望

幫扶幹部幫韋連壯一家洗碗

“但是黨和政府都很關心我們,每個月都有補貼給我們,殘疾有補貼,老人也有養老金,還有低保金,這些加一起來,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現在我覺得生活沒那麼苦了 ”。這段樸實甚至有點冗長的話,韋連壯反反覆覆講了好幾遍,曾經那個眼神閃躲的老人,現在眼裡有光在閃爍。

2019年,在脫貧“雙認定”中,韋連壯戶符合各項脫貧標準,如期脫貧摘帽。如今的韋連壯,夢想著自己的兩個孫子長大成家,一家人越過越好。大兒子一家四口的生活照一直掛在家裡顯眼的位置,她指著牆上大孫子在幼兒園接受表彰的照片,臉上笑開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