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前言:

作为大宋的超级明星,19岁的宋徽宗赵佶荣登帝位,不为河山谋划,却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运动。许多人认为他玩物丧志,才失此大好河山,从宿命的角度,他也许就不该做皇帝,穿错龙袍。做艺术家他天下第一,命运就这样作弄人,但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如果没有宋徽宗,我们的生活也许缺少些优雅与精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不要衡量这优雅的代价,更重要的是理解领会宋徽宗带给我们的美学原则及方法,不谈得失,只要活在当下。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宋徽宗千字文


时间回到公元1115年12月底,北宋的京城开始张灯结彩,提前准备一个多月,是为了正月初一到元宵的年度大型庆典。“宣和与民同乐”的大牌子挂在灯山上,辉煌夺目。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宋徽宗在历史上是一位亡国之君,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天才艺术家,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艺术大咖。

当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后被解押到汴京时,宋太祖赵匡胤很赞赏李煜的文学才能,宋太祖很感慨地说,如果你把精力投身于治理国家的话,也许就不会亡国了。历史真会开玩笑,他自己打下的江山,也给文艺青年的儿孙给玩丢了,地下的他不知作何感想?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雪江归棹


中国绘画史必定以宋代这个光荣的时代为中心,宋代是中国美术史的巅峰,宋徽宗更是这个巅峰上的灯塔,作为皇帝,他糊里糊涂,作为艺术家,他秋毫不犯,很有准则。他身上的光芒,照耀着后人。甚至现在的任何一种流行美学,高雅的生活方式,都能找到宋徽宗的影子。身为人的个性和灵光,赵佶不会因为皇帝的位置被压抑,而是利用自己的绝佳公共资源,彻底大鸣大放地干上一场,虽然亡国了,但在艺术上却大发异彩。没有宋徽宗,也许我们会错失很多美好。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瑞鹤图


公元1100年,19岁的文艺青年赵佶登基。此时的北宋,经过“澶渊之盟”带来的百年和平,从欧阳修以降,到王安石,苏轼等著名的政治家,不仅有许多出身平民的布衣宰相,而且都是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个普通人如何安身立命,这种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让更多人都想去寻求答案。北宋文人从程氏兄弟,到王安石父子,到苏东坡兄弟,有一种摆脱黑暗,再现太古黄金时代的气概。这是一种理想主义。希望皇帝以尧舜为榜样,诚意,正心,修身等品格,宋徽宗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偶像要求,优雅,博学,多思,具艺术气质而非强壮,乘坐轿子,收藏古董和艺术品。“男性精致文雅的新潮流”,是宋代的一个“转向”,从追求“大丈夫”,到崇拜文人。在这个转向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宋徽宗赵佶。

赵佶为端王时,已经和开封最富有的收藏文化圈交流,英宗赵曙的驸马王诜,和赵佶最要好,米芾,李公麟等均是赵佶的好朋友,这可是北宋艺术圈的顶级朋友圈

。作为艺术,最重要的是交流,不单是技艺,更重要的是观念与想法。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桃鸠图


赵佶尽管也会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但他已迈出规范定义“美”的步伐,更多的是他心中艺术的版图。宋是一个倡导心性和修养的时代。赵佶除了不会当皇帝,诸事皆能,赵佶对于艺术的极致追求,也包含着政治和思想的诉求。

什么是美?如何定义美?什么是美的表现形式?赵佶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回答了,书法,茶,画,收藏,园林,美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触及之处皆有美。赵佶以自己的力量,标准和品味来发展艺术。从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流传了漫长的岁月,一代一代被文化精英,士大夫为主体的审美者乃至今天的平民百姓所继续延续。

恒久典范的建立,对规范的追求,对秩序的重视。赵佶对于美的空前热烈追求,为北宋开辟了美的新天地。赵佶在31岁时作画的《瑞鹤图》,几只仙鹤曲颈飞翔,虽不是转瞬即逝的画面,但绝非静止不动,只能凭想象和记忆构图,这样的祥瑞是赵佶艺术上的“作古”。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瑞鹤图


在书法,绘画上,赵佶开创了自己的流派。他的书法学黄庭坚,又自成一派,写字速写飘忽快捷,“省墨水”,前所未有,瘦金体秩序,精准,规律,以及优雅,精美。“宋体”是秦桧仿照瘦金体的基础上,作出“横细竖宽”的通用字体,至今仍是最常用的字体。瘦金体断金割玉,是加入极强个性,思维和情感的书法。与讲究“藏锋”不同,藏锋为了含蓄,珠圆玉润,瘦金体则锋芒毕露,灿烂闪烁。赵佶用自己的书法,力图表明自己才是主角,与赵佶的丹青作品的感觉有所不同。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丹青也是赵佶最擅长的,宫廷画院的建制史上最大,第一次形成“院体”风格,张择端,王希孟,李唐均为画院出身,然而题材,画法没有局限。“笔墨天成,妙体众形”是赵佶画作和谐的总概括。《桃鸠图》赵佶画的瞳子是“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作者有意从这个角度去描绘,显然正是借这种不以正面呈现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装饰趣味和不流俗的美感,浑圆的鸟腹显示出体态的俊俏丰满,这些都让人感受到鸟儿切实的体温与生命活力。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桃鸠图


花鸟画表达的是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赵佶喜欢养动物,并加以细致的观察,赵佶真心喜欢动物,他的白鹰和五色鹦鹉之所以画得神妙。和这样的心性不无关系。

赵佶之前,书画尚未能融为一体,而赵佶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确立了文人画的形成。文人画,自然成了中国文人永恒的精神追求。“深山藏古寺”,以意境来考核绘画,奠定了文人画的审美方向。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雪江归棹


《雪江归棹》中,蔡京称赏道:水远无波,天长一色,群山皎洁,行客萧条,鼓棹中流,片帆天际,雪江归棹之意尽矣。蔡京也是书法大家,蔡京的字美,配上去,上升到神智与造化之上。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雪江归棹


北宋时社会氛围尽管物质奢侈,却不颓废,而是绚烂辉煌,宋徽宗写了300首宫廷生活的诗,没有苦闷,没有哀怨,而是富贵,快乐和悠闲,而是宫廷的理想化生活,岁月静好。在赵佶眼里,对善与仁的追求,本身也体现了美。

宋徽宗热爱园林,大兴土木。对石头的狂热,在一块石头里看出大自然,正是当时的人最热衷的信仰,宇宙,神灵寄托于此。在个别事物里体现宇宙,这也成为日本“枯山水”的源流。

快乐是宋徽宗的基调,当一个人的人生基调是达观快乐,他看到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将会是美好的,就如同苏东坡达观地看待人生的挫折一样,外界并不能影响我们的真心,就像王阳明所说的“我心光明,亦复如是”,赵佶在北宋亡国后被囚9年,至死未能返国,各种文本夸张或隐晦地记录了他的苦难,他自己的文词中只有无尽的臣服与谦卑。最终留在世间的,只有他的《秾芳诗帖》“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秾芳诗帖


宋徽宗赵佶在整个宋代绘画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北宋整体绘画的总结,又影响着南宋的绘画发展。赵佶理所当然是北宋画坛的最高统帅,奠定了优雅精致的审美传统,包括一整套绘画的原则,方法论及认识论。“格物致知”成了写生的指导思想。

我们来看看宋徽宗朋友圈的第一好友,李公麟,后世评价宋画第一,百代宗师。李公麟的朋友圈又有谁呢,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驸马王诜之座上宾。21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号龙眠居士,长于诗文,行楷书有晋人风,一生勤奋,作画无数,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严谨,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干,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自然之法,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李公麟 维摩演教


《五马图》为李公麟的代表作,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每匹后有黄庭坚的题字,每匹马各具美名。控马者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穿官服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被驯服。李公麟以其“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飘逸而行止如意,虽只白描勾画,但非常具质感,流畅圆润而又凝炼劲挺的线条,精准美轮美奂的造型,不都令人叹服,后人推为宋画第一。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五马图》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五马图》局部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五马图》局部


米芾也是宋徽宗的座上宾,有一次为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赵佶会让米芾到皇宫现场表演,米芾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宋微宗大加赞赏,觉得果然名不虚传,米芾趁宋徽宗高兴,把砚台纳入怀中,不顾墨汁四处飞溅,对皇帝说:此砚已被臣所污浊了,皇上不能用了,求皇上赐予我吧!宋徽宗顿生感慨,将砚送给他了。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米芾的母亲是宋神宗的乳母,神宗登基后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米芾有一些惊世骇俗的怪癖,洁癖,他的东西不给别人碰,喜欢奇石,世称“米癫”,米南宫一生醉心品石,赏石,乐此不疲。米芾不但是书法宋四家之一,也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创造“米点山水”,信手拈来,烟云掩映,天真平淡。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瘦金体,宋瓷,太湖石拆射着宋徽宗的美学光芒,可惜却丢了江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走进北宋顶层文化圈,北宋文明的巅峰可见一斑。

结语:

宋代的院体派绘画,苏东坡的文人画理论,范宽,郭熙的山水画都是中国绘画艺术不可逾越的高峰,不登泰山,怎么能一览众山小。认真研读北宋的绘画史,它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只有读透悟透,对于你理解这个世界,是无往而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