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老子《道德經》堪稱中國古代哲學的巔峰之作,言簡意賅,思想深邃,蘊含著深刻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猶如一座豐富的思想礦藏,每個人都能夠從中挖掘出格物致知、修身養性、幹事創業、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與啟示。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開篇論道:“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道”是可以言說的,但是,說出來的這個道並不是真正的道。

“道”是什麼?有諸多解釋。我個人理解,“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規律,是天地、萬物和人的總根源和總遵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說,道所遵循的就是道本身的自然法則,而不是別的什麼法則,道的法則就是最高的法則。

“道”是無形的、無限的,人類的語言是有形的、有限的,用有形和有限的語言去描述無形和無限的“道”,註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給我們打的一劑預防針,告訴我們語言、文字乃至任何形式的表達都有其侷限性,都不可能完整、準確地描述“道”。就像愛情、氣場,“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儘管如此,老子還是用了5000多字來論道,勉力描述道的不同側面和特徵,目的在於引導我們悟道,而不是將《道德經》關於“道”的論述奉為終極真理。

“道可道,非常道。”對《道德經》,對任何人的著述和言論,我們都應保持這樣的理性和清醒。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二、正言若反

老子是古代樸素辯證法大師。運用辯證思維和逆向思維,從正反兩方面把道理說透,是《道德經》的語言特點。物極必反,正言若反,這種觀點貫穿於《道德經》全書。

例1:第2章講到事物的正反屬性相對相生、相反相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例2:第18章講到社會治理與德行的關係。“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社會大力提倡和表彰仁義、智慧、孝慈、忠臣等德行,正是由於社會治理失範,欠缺這些德行的緣故。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例3:第22章講到以退求進的逆向策略。“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例4:第30章講到盛極則衰。“物壯則老”。

例5:第36章講到張弛、強弱、興廢、奪與等矛盾雙方的互相轉化。“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例6:第36章講到張弛、強弱、興廢、奪與等矛盾雙方的互相轉化。“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例7:第41章和第45章講到事物的最高境界。“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事物達到最高境界時,正面特徵往往會隱沒,甚至貌似反面。

例8:第58章講到禍福相依。“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例9:第81章講到語言與人格的關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雙方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道德經》沒有具體說明矛盾雙方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互相轉化,這需要我們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三、為無為,則無不治

關於治國理政,《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為無為,則無不治。”

很多人對《道德經》無為而治的思想頗有誤解,以為無為就是不作為,將無為而治等同於庸政、懶政、殆政。其實,這是對無為而治思想的曲解和誤讀。《道德經》裡的“無為”是不用強力而為,尊重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只要社會事務在正常軌道和合理區間運轉,治國者就不干預,不施加自己的意志,不發號施令。

大道至簡。無為就是不蠻幹,不任性,不折騰,不擾民,尊重人民群眾的意志,簡政放權。“治大國若烹小鮮。”“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管得越少的治國者越是好的治國者,最好的治國者一切順其自然,以至於人民群眾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四、上善若水

智者樂水。老子最為推崇水的德性,認為人類至高的德性應該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具有諸多美德:

其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滋養萬物卻與世不爭,不居功,自居卑下,往眾人都不願意去的低處流。“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夫唯不爭,故無尤。”

其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水善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地方,避高趨下;心胸像深淵一樣,虛心靜默,深不可測;廣施仁愛,滋養萬物,不求回報;重諾信守,如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順勢而為,無為而治;處事善於發揮自身的長處,遇物賦形;行動善於順應天時、把握時機。

其三,“柔弱勝剛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水滴石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現代社會中,我們習慣於“人往高處走”,往往導致紛爭不斷、人際關係緊張、發展遇挫,不如學習水的德性,“水往低處流”,自居謙卑,有容乃大,以柔克剛,最終反而更容易實現人生理想。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五、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與無為而治的理念相通,《道德經》在修身養性方面主張返璞歸真,擯棄過多物慾,與此相應,高明的治國者應使民眾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珍饈佳餚與聲色犬馬能夠滿足感官慾望,但會鈍化眼耳鼻舌身意的正常功能,甚至導致道德敗壞。因此,我們不要追求過多的物質享受,但求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高明的治國者應使民風淳樸,民眾無知無慾,不妄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有人據此認為,老子提倡愚民政治。事實上並非如此。老子認為,為了避免民眾心術不正、爭名奪利,治國者使用但不過分推崇有才德的人,擁有但不過分珍愛難得的貨物,享用但不炫耀引起貪慾的東西。“虛其心”“弱其志”“使民無知無慾”,並非要讓民眾的心智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恰恰相反,要提升民眾的思想境界,去除私慾和機詐智巧,恢復淳樸善良的本性。治國者也要去除私慾,以上率下,“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如果每個人能夠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就會知足常樂,身心健康,國家和社會就會安定和諧。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六、無私故能成其私,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老子看來,無私、不爭是最高明的治國策略和生存之道。“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有人據此認為,《道德經》宣揚避世、退讓的消極思想。這實在是對老子思想的一大誤解。無私是為了成其私,不爭是為了爭,無私、不爭只是實現目標的策略而已。例如,“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說,不愛出風頭,反能受人注重;不自以為是,反能彰顯自己;不自誇,反能得到功勞;不自傲,反能有所長進。又如,“曲則全,枉則直”。委屈是為了求全,彎曲是為了伸直。“柔弱勝剛強”。貌似消極的做法,實際上是為了實現積極的目的。這是高級的人生智慧。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似乎悖於常理,實則不然。俗語說的“吃虧是福”“財散人聚”,類似於這個道理。比如,你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懂得施捨,不計較得失,你就能夠收穫友誼。老闆捨得與員工分利而不是爭利,公司就更有凝聚力,員工就會努力為公司創造更多財富。

高明的治國者也不會與民眾爭權奪利。“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作為行政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在帶隊伍的過程中,對待下屬如果能夠做到言辭謙下,先人後己,推功攬過, 那麼就會深得下屬的擁戴和敬重。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七、知雄守雌,和光同塵

《道德經》認為,得道之人大智若愚,品德渾厚,為人處世低調,韜光養晦。一是深知世人嚮往雄強、光明和榮耀,自己卻安守雌柔、闇昧和卑辱的地位。“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二是能夠收斂自己的光芒,不事張揚,不顯山不露水,與周遭世界融為一體。“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老子主要基於春秋時期社會動盪、危機四伏的時代背景,告誡人們,知雄守雌、和光同塵,“不敢為天下先”,才能免於各種災難,成就一番事業。

即便在當代社會,由於信息極速傳播,做人過於高調,除了會帶來輿論壓力之外,還會連帶牽扯出意想不到的負面信息和不良後果。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們有時也看到,業績突出的人受到同僚的嫉妒和排擠。儘管這不是普遍現象,但也警醒我們,即使自己能力超群,也不要過於鋒芒畢露,要注意處理好與同僚的關係,風頭不要出盡,好處不要佔盡,永遠保持謙虛謹慎。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枝獨秀不是春,不能因為自己一個人的銳氣導致整個團隊失去和氣,要注重發揮集體的力量。

當然,和光同塵不是一團和氣,更不是同流合汙。“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八、知止不殆

物極必反,知止不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是《道德經》的中庸之道。

從水滿則溢、劍銳易折等自然現象得到啟發,老子認為,過多的財富和過高的地位,如果驕奢淫慾,那就要招致損失和禍患,因此,人在功成名就後,就要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否則,功高震主,容易落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

從價值觀這一深層次原因來看,名和利都不如身體和性命重要,對名利的過分追逐會損害身心健康,所以要知足、知止,這樣才可以永保平安。“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道德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反覆咀嚼的論述,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這需要我們不斷用生命去體悟,學以致用,實現智慧的進階。

《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