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吃瓜至上,熱點最高。

老羅網絡直播賣貨之後,最快的一篇分析文章15分鐘內就發出,肉眼可見的詳實並邏輯清晰,可以推測已經提前寫好文章,只待老羅直播後再補充進去關鍵數據,一鍵發出。

這就是媒體素養。尤其是一個熱點剛剛出現,大批文章尚未殺到,打開率轉發率都會很高,10萬+留給有準備的人,大寫的服氣!

瑞幸4月2號在美國證監會公佈自查報告稱: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2億元。

一時風頭無兩,蓋過了4月1號晚上剛直播完,熱乎勁兒本來還能揣兩天的羅永浩。

轉眼間,大呼痛快薅了美國人羊毛請中國人喝咖啡的,痛心疾首斷言中概股今後美國上市之路被堵的,吆三喝四轉天要去瑞幸擠兌存券的……

熱點來了,還都那麼好看,聽了A的還想看看B怎麼說?是不是還能聽他們回顧一下過去展望一下未來?


信息爆炸注意力有限,特別想都照顧到了,實在架不住熱點太多瓜太多,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傳播學角度看,社會熱點由於本身的屬性或引起關注和討論,或點燃情緒並引發反響。


在自媒體時代,自帶流量和傳播力的素材,更成為“追熱點”的作者們收穫閱讀量和點擊率的好一把利器。


等一下,本就注意力薄弱忘性還大的我,該用什麼姿勢迎接這一個個熱熱鬧鬧又與我無關的熱點?

送給身為老百姓的自己四字弟弟箴言:撒由那拉~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媒體以收割注意力為生產力。

都在講流量,講流量變現。什麼是流量?就是咱寶貴的注意力!

你看的文章、你刷的抖音、你微博的留言,都是別人後臺的數據,數據創造收益。


換句話講:看,他活;不看,他死。

因為寶貴,請勿濫用!

初中時候同桌和我說一句話至今銘記在心:人的心(注意力)就這麼大,你想這方面多了,想那方面就少了。

(哎,初中人家就明白,難怪考上好學校。)

因此,請將注意力放在最值得的地方。

如果不是媒體從業者,那熱點和瓜,十之八九與你的生活沒有一毛錢關係。

上次踏踏實實看半個小時書,是什麼時候?手機也算。

好好想想,有沒有數次拿起手機,或者數次切換軟件?(對,說的就是我自己!)

疫情爆發的時候,我時刻關心數據瞭解各地動態刷新各平臺信息,憤怒急躁恐慌影響生活。(操心!)

張萌和張檬上了熱搜,我得看看到底因為什麼,還順便看了看於正寫的影影綽綽的文章,一方面感嘆文章寫的清楚明白墨水不錯,一方面猜測是不是那誰,果然是那誰。(忙得我!)

瑞幸的消息一出,我得博採眾長,規模大點兒的公眾號,文章幾乎看了個遍,就想知道大家都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什麼角度我認可,什麼觀點不過爾爾。(哎,……我)

對寫熱點類的觀點文,我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所以……這勁頭子,過了。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

人生,能夠自主的事情很少。我們被無形的大手,裹挾著前進。

生老病死自不用說,歲月也不曾給誰優待,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夠依靠愛好和理想而生呢?

注意力,是少數我們掙扎一下,還能奪回一點陣地的地方。

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Ta會感受你的愛,收穫你傳遞的信息,長成Ta最該有的樣子。

把注意力放在男女朋友身上,覺察著你的溫度,感受著自己對你的重要,Ta會成為和你有關的人。

把注意力放在學習積累上,收穫的知識和累積的經驗,會給你心儀的學校嚮往的志願,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甚至是人際關係上,未來得到的可能是加倍薪水、成就感、口碑和名聲。

著名的物理學“雙縫干涉實驗”:不做觀測的時候,光以波的形式存在;當你用任何方式開始觀測,光都以粒子形態存在。


換句話說,你的注意力,決定了它的存在方式(有沒有覺得自己像上帝?)

一樣,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變的地方,它會給你神奇的回應。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國外比較亂套,成天勾心鬥角。今天內閣下臺,明天首相被炒。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

國家大事,瞭解就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有閒工夫,替換一下小區門口日夜堅守的防疫志願者,哪怕幫助值個班,都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還有娛樂八卦的瓜,今天肖戰227事件,明天挖掘出四字弟弟和周冬雨可能有狀況。抽絲剝繭操碎了心,可惜,人家又濤聲依舊了。

注意力放在無法觸及的地方,它會蠶食你的人生。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講真,這麼薄弱的注意力該怎麼用才能用在刀刃上?

  • 自己和家人

自己的成長和與家人的親密關係,這個世界上與自己聯繫最緊密的兩樣東西,都要注意力和時間來滋養。


如果你有十分的注意力,至少要放六分在這上面。

  • 形勢


作為時代的一份子,當潮水湧來還沒改變姿勢,勢必活得辛苦或者被淹。

什麼是形勢?

如果你要賣衣服開店,會考慮微店淘寶,然後線上營銷。而非找個熱鬧地點先盤個店鋪下來。

這就是形勢。

你大概知道今年最好不要輕易換工作、輕易投資,需要開源節流保證手裡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這就是形勢。

就是對事情的發展,綜合各路信息,有一個自己的判斷。既做出最壞的打算,又要積極面對。

需要你的注意力去篩選信息,給你作為形勢判斷的依據。


十分注意力,佔用三分。

  • 變化


世間紛繁變幻,一切都在發生。

我會去了解瑞幸咖啡今後的動向,媽媽更關注國外疫情變化,電影愛好者朋友的注意力可能都被各種新片老片影評虜獲。


娛樂八卦,熱點事件,讓生活新鮮起來吧!

各取所需,只一分,不多不少。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注意力那麼值錢,別人想輕鬆拿走?

別叫他們得逞~


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愛誰誰!被熱點蠶食的人生啊



問題是我媽提出的:瑞幸是啥,羅永浩是誰?


我說,不重要。因為在她的生活裡,這些信息真沒什麼意義,還得解釋半天。


後來我想,於我,泛泛而知也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