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市場的黑科技,人工智能最大風口”機器人停車大揭祕

2012年,中國的城市“停車難”問題逐漸顯現,我認為這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必將成為下一個風口,所以充滿激情的放棄高薪從外企跳槽加入了停車行業,由於自身的條件及經歷,出任了停車企業總經理一職。第一年可謂激情燃燒,第二年我開始彷徨,為什麼這樣一個絕對剛需的產品,開發商和政府都不願意投資?第三年我慢慢的悟到了其中的原因:因為傳統停車難解決方案投資回報率太低, 2~4個百分點的年化回報率根本無法引起資本的注意,甚至是眾多精明資本的規避之地。準備放棄之際,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機器人停車的新聞,讓我覺得高科技又要打劫停車行業了,我感覺到停車行業可能出現轉機。

“萬億市場的黑科技,人工智能最大風口”機器人停車大揭秘


新聞轟炸了幾年終於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見到了杭州有著“小華為”之稱的上市企業展示的示範性案例、2017年1月南京夫子廟以及2017年7月北京五棵松都出現了機器人停車的身影。抱著先睹為快,順便看看能否有機會改變一下現狀甚至提前佈局下一個科技風口的目的,每次相關的新聞我都非常的關注,並且每個項目都在第一時間前往探訪。發現並不像新聞裡所說的什麼中國黑科技領先世界,國外爬牆偷學,反而覺得技術很不成熟,頂多算是一個概念或者講算個實驗品,與現有的停車解決方案缺陷一致,反而因為成本太高因而導致回報率更低。

後來我一直在關注機器人停車的進展,今年年初,朋友圈的一個視頻又是機器人停車,打開一看,這次沒有高大上的效果渲染,雜亂的廠房背景在高清的並不專業的拍攝下暴露的淋漓精緻,這反而引起了我的興趣。馬上上網查詢,是一家上海機器人公司的產品,但是這家科技公司在網上除招聘外沒有任何的信息,這讓我非常的意外與好奇,在這樣一個人心浮躁、靠PPT包裝圈錢的時代還有這樣的企業。

“萬億市場的黑科技,人工智能最大風口”機器人停車大揭秘


月初到上海出差,忽然想起這家公司,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順道一探究竟。該公司在離上海交大很近的一個LOFT廠房裡辦公,廠區條件一般,但一進入公司頗有點我在留學時見過的國外創業公司的印記。接待人員先在會議室用投影介紹了他們產品,說句實話,什麼世界領先、科技含量的本人聽多了,準確講是被忽悠多了,也沒怎麼用心,我關心的是能否現場演示,負責人竟然答應了,所以就直奔主題到樓下看演示了,場景和視頻裡的一模一樣,地面比一般停車場差一些,局部還有坑窪,我依然懷疑雖然場景真實,但是視頻總是可以剪輯的。演示開始,視頻裡提到的參數一一展示在我的面前,演示幾分鐘,完全把我鎮住了,當時心裡想起的第一概念就是:科技的力量太可怕。

看完演示,我徹底的被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征服了,後來又上樓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原來為了保密,公司已經研發3年,但是對外消息完全封鎖,曾經有交通上市股準備戰略投資該團隊,就因為投資人需要了解具體技術方案被創始團隊拒絕。不止在這方面,在理念上該公司更是務實,創始團隊從一開始就強調產業化,所以他們現在的產品以“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完全國產化零部件”在價格方面擁有了巨大的產業化優勢。據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產品可以實現存量停車場車位提升80%以上,系統綜合造價每個車位在2~3萬左右;用在新造項目上,建安成本直接節省1/2甚至更多,新增一個車位的成本是傳統停車解決方案的10%~30%,而且產品已經進入小規模量產階段,並且在全國戰略規劃了5個產業基地,在今年10月份即可實現工程落地。

“萬億市場的黑科技,人工智能最大風口”機器人停車大揭秘


上海這家機器人公司的科技含金量有多高我不太好枉評,至少根據他們的介紹,一個多年無法根治的城市病終於被這一群務實的年輕人用最環保的方案、增加車位絕對數量的方式徹底攻克,而且這個科技的所有相關環節都是受益者:政府不用再為市中心地段無地可供,有地還得因為回報低給投資停車位企業各種補貼,甚至給一些“擦邊球”政策犯愁了;業主增加車位增加收入不說,最主要的是增加車位改善顧客體驗;車位多了,停車方便,對天下所有的駕駛者就最開心不過了。

這次無心之旅給了我一大驚喜,讓我重新燃起了對停車行業的激情,彷彿又一次看到了新生的曙光,同時為我在這個充斥著眾多“偽科技”新聞轟炸的年代遇見這樣一群有眼界、肯務實的年輕創業者而感到欣慰。最後用這家公司充滿創業情懷的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心情:不新佔一寸土地,不加增一片磚瓦,讓全球車位翻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